編者按 從社區免費托管班紓解新就業群體“帶娃之憂”,到形式多樣的安全自護教育筑牢生命防線;從“語言+文化”融合的紅色課堂浸潤心靈,到“少年軍校”磨礪意志品格——這些多元化、接地氣的活動,精準對接需求,巧妙寓教于樂。多樣暑期活動破解了“看護難”問題,在安全守護、興趣培養、文化傳承和品格塑造上精準發力,多方合力為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護航、點亮多彩假期。
多元活動點亮多彩假期
下午3時,開著空調的淮北市杜集區韓樓村科普宣傳室里涼爽舒適,孩子們和志愿者正在為搭建好一架小風車而忙得不亦樂乎。“獨一無二的才是最棒的!”志愿者一邊指導制作過程中“卡殼”的學生,一邊鼓勵大家做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的作品。
“apple”“elephant”“tiger”......一場“單詞接龍”讓背單詞成為充滿樂趣的競賽游戲,在蚌埠市淮上區暑期小課堂上,二十多個小朋友開始了暑假學習趣味之旅。
暑假期間,我省各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既破解了家長“帶娃”難題,又為孩子們提供學習和玩耍的機會,點亮多彩假期。
暑期托管送上帶娃“定心丸”
7月初,淮北市杜集區高岳街道劉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暖意涌動,由淮北市杜集區委社會工作部、團杜集區委、高岳街道黨工委共同舉辦的杜集區暑期免費托管班在此正式開班,為新就業群體子女搭建起一個安全又有趣的“臨時家園”。
“往年暑假最犯愁,上班時孩子沒人管,單獨在家又擔心安全,現在杜集區的托管班直接開到了社區,有老師免費帶孩子寫作業、做手工、玩游戲等,是炎炎夏日里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一位外賣小哥說。
開班首日,杜集區第一實驗學校教師張言秀便為16個孩子上了生動的思政安全第一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和互動問答,為孩子們筑牢假期安全防線。托管班的服務內容涵蓋日常看護、美術繪畫、手工制作、作業輔導、安全教育等多個方面,“不僅能為孩子們提供納涼飲水、輔導作業的貼心服務,還開設了各類興趣班,讓孩子們在暑假里既能得到妥善照料,又能培養興趣、增長見識,真正過得安心又舒心。”團杜集區委工作人員介紹道。
在蚌埠市蚌山區淮河社區中心琥珀社區團支部聯合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團支部,以大學生志愿者等為依托,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開辦暑期愛心托管班,組織輔導孩子們完成暑假作業,并開展互動游戲、心理疏導等服務活動,既滿足了職工家長的需求,又解決了孩子們暑期“看護難”問題,讓家長安心工作,孩子快樂成長。
蚌埠高新區基層團組織則聯動轄區學校、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等多方力量,主動協調公安、教育、衛健等相關部門,組建專業師資隊伍,精準對接需求,課程設置“接地氣”,服務保障“有力度”。
“通過社區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需求,結合不同年齡段特點設置課程”。高新區相關團組織負責人介紹,針對低年級學生,每周開設作業輔導、繪本閱讀等基礎課程,培養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針對高年級學生,每周開設科普實驗、書法繪畫等拓展課程,激發其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同時,融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內容,實現知識學習與素養提升的有機結合。
貼心守護讓歡笑常相伴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炎炎夏日,歡樂假期一定不忘安全相伴,大學生志愿者和濉溪縣南坪鎮團委工作人員開啟挨家挨戶走訪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防溺水“六不準”知識直接“送”進青少年學生的家門。同時結合近期典型案例,提醒家長務必履行好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看管,避免其前往河流、池塘等危險水域。據了解,此次入戶宣傳活動,共走訪青少年學生家庭20余戶,發放防溺水安全知識彩頁40余份,校家社各方形成合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
7月22日下午,團蚌埠市龍子湖區委聯合區消防救援大隊在機關托班圍繞“12355 青春自護·平安暑期”主題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宣講活動,邀請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婁輝為青少年學生送上了一堂干貨滿滿的趣味安全課。
“著火了先做什么?”一個問題引入,婁輝講解119報警要點——說清姓名、電話、失火位置及火勢、被困情況,“這些信息能幫助消防員叔叔更快趕到哦”。消防員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滅火器“提、拔、壓、掃”四步法,“濃煙中彎腰捂口鼻,不乘電梯走安全出口......”一條條警示和逃生技巧讓現場的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
在蚌埠市蚌山區燕山鄉團委舉辦的2025年暑期“成長課堂”——“預防詐騙·守護成長”專題知識講座上,主講律師通過真實案例分析、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如游戲充值詐騙,網絡交友詐騙,虛假中獎信息等常見詐騙手段,并針對性提出“三不”原則——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此類活動既填補了孩子防詐騙知識空白,也提高了家庭整體防范意識。”活動后,一位同孩子一起聆聽講座的家長感慨道。
“紅”潤課堂添活力
暑假期間,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紅心潤心——紅色文化育心實踐團隊”赴淮北市烈山區和村,開展“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暑期夏令營活動。團隊將推廣普通話和紅色主題教育相結合,在提升青少年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傳承革命精神、厚植愛國情懷。
“普通話朗誦革命詩詞”大賽環節,30余名學生以聲傳情,齊聲朗誦《七律·長征》《我是中國娃》以及革命家所寫經典詩詞等經典篇目。活動籌備階段,團隊成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與語言能力,精選篇目,并針對普通話發音、韻律節奏和情感表達等開展專項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發聲技巧,以“情景模擬法”引導學生體會詩詞中的家國情懷。“老師教我們有氣勢地朗讀,我就想象自己是長征路上的小戰士,這樣讀《七律·長征》就更有力量了!”通過認真的練習,一名參與訓練的學生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她開心地說。
“語言+文化”雙軌育人模式,通過將普通話訓練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既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素養,又激發了其探索紅色歷史的興趣。團隊負責人表示:“通過舉辦朗誦比賽,學生們從最初的怯場到如今的自信朗誦,普通話不僅成為他們表達的工具,更成為連接紅色記憶的橋梁。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感受革命精神,是鄉村文化振興與教育創新的有機結合。”
7月27日,由團蚌埠市委、市少工委主辦,團五河縣委、五河縣少工委承辦的蚌埠市“少年軍校”軍事訓練營順利開營,本次活動共有48名少先隊員參加。起隊名、站軍姿、練隊列,隊員們在夏令營中體驗軍事化訓練。
豐富的形式載體,讓隊員們得到多方位的鍛煉,學會了團隊合作。“真正的強大,是守護他人的勇氣”。隊員們紛紛表示自己在“少年軍校”中,不僅鍛煉了身體,磨煉了意志,也增長了知識,收獲了友誼。
團濉溪縣委開展“情景劇演繹紅色故事 小英雄精神扎根童心”主題活動
蚌埠市蚌山區淮河社區中心琥珀社區:“社區帶娃”點亮多彩暑假生活
(記者 沈思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