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在高墻之內,安徽省女子監獄第八監區副政治教導員、一級警長張鳳玉默默堅守了十二個春秋。這位自稱“過河小卒”的女警,以不舍晝夜的堅持,從青澀新警成長為監管改造的行家里手,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省廳嘉獎1次,多次參加警體技能比武均名列前茅,連續兩年被評為監獄“監管改造業務能手”。她的故事,正是無數監獄民警忠誠擔當的生動縮影。
從新警到排頭兵
2013年,初入警營的張鳳玉連領花和肩章都不會佩戴。第一次參加獄情會,專業術語讓她如聽天書。在師傅的指導下,她從查看罪犯檔案起步,逐步掌握監管制度。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面對罪犯蔣某時。當蔣某反復追問減刑問題時,張鳳玉照本宣科的回答顯得蒼白無力。她意識到,自己缺的不是理論知識,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每名罪犯都是一個案例。”張鳳玉開始深入剖析每個人的成長史、犯罪史和改造表現。通過全面“號脈”,她找到蔣某的癥結:夫妻雙雙服刑,家中年幼子女無人照料,減刑回家是她的精神支柱。
摸清癥結后,張鳳玉雙管齊下,一方面疏導蔣某情緒,鼓勵她多給子女寫信;另一方面聯系家人寄來孩子的照片,給予親情溫暖。從此,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改造既要懂法規,更要懂人心。
這種深耕不輟、短板逆襲同樣發生在張鳳玉參加警體訓練的過程中。2015年首次參加集訓,零基礎的她在被淘汰邊緣掙扎,連乘電梯的片刻都要反復練習敬禮。當年快速出警項目她跑了個最后一名,但組訓隊長“要么出眾,要么出局”的訓誡激勵著她。
三年后的警體運動會,她每晚加練5公里,即使站上跑道就心慌也咬牙堅持。當公布為優異成績時,這位訓練中從不掉淚的女警熱淚盈眶:“堅持的意義在于不斷超越自我。”
如今,新一輪的崗位大練兵吹響了集結號,而她已穩穩站在排頭兵位置,成為同事心中的“尖刀隊員”。
迎難而上 淬煉本領
2023年4月,新分流來的罪犯李某給監區工作帶來挑戰。此人刻意營造“不好惹”的形象,與其他罪犯關系緊張。作為分管管教的副職領導,張鳳玉迎難而上。
首次談話就吃了閉門羹。張鳳玉轉而從家屬入手,拼湊出李某的“人像拼圖”:性格強勢,經歷喪子之痛,家人縱容使其唯我獨尊。表面冷漠,實則看到他人有家屬關心時心理也會失衡。
找準癥結后,張鳳玉為其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利用李某愛面子的特點,在其內務衛生、書寫等方面有進步表現時及時表揚;聯系家屬給予鼓勵,增強情感慰藉。
得到認可和溫暖的李某逐漸轉變,從挑釁對抗到服從管理歷時整整一年。對張鳳玉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個案改造,更是管教能力的淬煉。她由此積累了應對高難度問題罪犯的豐富經驗,更加堅信“沒有改造不好的罪犯”。
小卒過河亦能將軍
光陰荏苒,張鳳玉從應急防暴隊隊員成長為監區副職領導,從新民警口中的“新手”變成值得信賴的“姐姐”。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鐵肩擔道義”的初心。
“這份職業不僅教會我專業技能,更是對我品格的錘煉。”張鳳玉說。十二年從警路,有汗水有艱辛,但更多的是成長與收獲。在她看來,監獄工作就像下棋,每個罪犯的改造都是需要精心謀劃的“棋局”,而民警就是那個一旦過河便勇往直前的“小卒”。
面對困難,她堅信坎坷終將被踏實的腳步踏平。面對成績,她始終保持著謙卑之心。正是這種深耕不輟的鉆勁、愈挫愈勇的韌勁、勇往直前的闖勁,讓這個“過河小卒”在高墻內書寫出別樣的警色年華。
正如張鳳玉常說的:“小卒過河亦能將軍。”當平凡崗位上的每一個“小卒”都能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時,就能匯聚成守護社會安寧的強大力量。

點 評
張鳳玉自2013年加入女監民警隊伍以來,堅持以崗位實績踐行從警初心,以勤勉敬業扎根基層沃土。在從警12年的基層工作中,張鳳玉面對復雜多變的監管改造形勢,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刻苦鉆研獄政管理、刑罰執行、教育轉化等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注重在總結、復盤中積淀成長,精細掌握教育攻心精髓,積累了豐富的監獄執法管理、罪犯管教經驗,將一批又一批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與此同時,她緊貼監獄實戰,勇于扛旗爭先,頑強苦練自身的警體技能素質,日復一日淬煉成模范兵,充分展現出“事事落實到位”的過硬執行力。無論是政治素養、意志品格、工作作風和業務能力,她都是監獄青年民警隊伍中的佼佼者。
青年之志,藏藍榮光。希望張鳳玉矢志不渝深耕監獄人民警察事業,用高墻背后的堅守與擔當,持續釋放青春之勢、智慧之策、繡花之功,真正將“對黨忠誠”融入血脈,把“絕對安全”刻在心間,為監獄工作高質量發展和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青春力量。
□安徽省女子監獄黨委書記、政委 韋 浩
□本報記者 謝婷婷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