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所謂“何三多”,是安徽省宿州監獄民警對何偉“多崗位歷練、多領域突破、多維度奉獻”的親切概括。“每一次崗位變動都是一次重新出發,多一份經歷,就多一份底氣。”“何三多”說。
多崗位歷練:每一次變動都是成長的“進階課”
2014年,何偉初入警營,擔任監區內勤。臺賬繁雜,何偉便主動學習,做到高效完成內勤工作。他主動“加壓”,擔任車間流水長,做到管教生產“兩手抓”。2017年他被選拔至獄政科工作,連續三年在公務員年度考核中獲優秀等次,并記三等功一次。
任辦公室副主任時,他把120余份材料、40余場會議做到“零失誤”,并主動接下食堂管理工作。
2024年,何偉接任監區政治教導員,面對連續六年未拿到“一級標準化監區”的監區管理現狀,他不甘心管理現狀。他帶著筆記本扎進監舍:逐床量被子棱角,逐人記思想動態,推出“三好監舍”評比活動,抓內務整隊伍,整臺賬強基礎。
三個月后,監區內務達標率從82%躍升至98%;半年內,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連續摘得“一級標準化監區”;年底,“2024年度一級新型標準化監區”的牌匾穩穩掛在墻上。
何偉每一步都有著“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實干印記。老民警感慨:“小何把每個崗位都當成‘練兵場’,練出了真本事,也給每個崗位留下了實打實的改變。”
多領域突破:每一塊“硬骨頭”都是能力的“試金石”
“青年民警就得敢闖敢試,多啃幾塊硬骨頭,才能長出真筋骨”。面對不同領域,何偉不是淺嘗輒止,而是力求做出“標桿樣”。
入職以來,何偉多次獲評省局理論調研先進個人,撰寫的論文在全省監獄系統理論調研比賽中屢獲佳績,同事評價他是“既能扛槍站崗,又能握筆寫文章”的多面手。
調任一監區后,2024年他帶隊參加全省刑罰執行考試,與同事們逐題拆解法條,最終拿下團體二等獎。隊友說:“何哥的批注里,藏著把法條嚼碎了再用來服務實戰的琢磨。”
一監區因押犯結構復雜,打架斗毆成了“老大難”問題,每月違紀數居高不下。不簡單依賴處罰,何偉深耕“和”文化改造:走廊掛起罪犯手繪的“和睦相處”字畫,每周組織專題講評教育,深入罪犯中開展矛盾調處工作。經過這份浸潤式改造后,監區連續數月無打架斗毆等重大違紀,在監獄“打架斗毆專項整治”評比中一舉奪魁。
多維度奉獻:每一份堅守都是初心的“承諾書”
2025年1月,一監區罪犯朱某某腎移植術后病危,符合保外就醫條件,家屬卻因“沒錢治”拒接:“死在外面誰管?”
何偉提前到醫保局,核清朱某某低保戶身份可享92%報銷率,密密麻麻記了3頁明細。朱某某清醒后反復念叨“想回家”,何偉立刻用警務通拍下他插著氧氣管的視頻——“爸、媳婦,我想好好治病,出去補償你們......”畫面里的懇切,戳中了家屬的軟肋,家屬終于松口。他與同事連夜驅車300公里,集齊《保證人資格審查》等材料,3天打27個電話協調社區矯正部門,最終在病房完成交接。看著朱某某妻子擦淚的手,何偉輕聲說:“咱做的,就是讓每個想變好的人,都有機會靠近希望。”
何偉與徒弟王振鑫發揮計算機專業優勢,共同開發了“罪犯消費查控”系統,這對師徒也獲評了全省監獄系統“優秀師徒”稱號。任教導員后,他特別重視青年民警的教育培養,積極發揮“師帶徒”作用,從臺賬規范到談話眼神都手把手地傳授,帶領監區民警連續5個季度獲得業務能力考核等次獎。
兩度獲評省廳“優秀共產黨員”的他,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把“清正廉潔”和“公平公正”刻進骨子里。他常說:“我們守著高墻,心里更得有堵拒腐防變的‘防火墻’。”
從“多崗位歷練”的扎實足跡,到“多領域突破”的鋒芒綻放,再到“多維度奉獻”的溫情堅守,11年藏藍青春里,何偉把“三多”化成了成長的階梯、奉獻的注腳。

點評
何偉的11年藏藍生涯,生動詮釋了青年民警扎根崗位、砥礪成長的奮斗歷程。他“多崗位歷練”的經歷尤為可貴,從內勤到教導員,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把每個崗位都變成“練兵場”錘煉本領。
“多領域突破”彰顯硬本領,他在文字材料、刑罰執行、教育改造等領域亮點突出;“多維度奉獻”盡顯擔當,他不僅用心解決罪犯保外就醫難題,更積極做好“傳幫帶”,用心培養青年民警,開發“罪犯消費查控”系統,以清正廉潔的作風為青年民警隊伍樹立榜樣。
何偉兼具深耕崗位的執著韌勁、敢闖敢試的開拓銳氣和堅守初心的政治定力,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期待他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發揚“三多”精神,勇于扛起更大責任,不斷創造更優業績,成為推動監獄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安徽省宿州監獄黨委書記、政委 王國春
□本報記者 沈思佳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