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屯溪東城實驗小學的校園里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新學期伊始,學校以“導-師-制+”為核心“導航”操作系統,以“師-生(家長)-機”為輔助“賦能”系統,創新性地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特別是在體育課程中,學校將AI智能跳繩設備與體育教學深度融合,打破課堂壁壘、推動跨學科融合,為智慧體育教學開啟了全新篇章。

告別“手動計數”,擁抱“精準數據”
傳統跳繩訓練中,教師手動計數、秒表計時的方式不僅耗費大量精力,更難以精準捕捉每位學生的運動細節,容易陷入“機械灌輸、就教而教”的形式主義。而“導-師-制+人工智能”的創新組合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學生使用搭載智能芯片的跳繩,配合前方的AI攝像頭傳感器,系統可自動、精準識別并記錄跳繩次數、頻率、中斷次數、總時長等核心數據,實時同步至云端平臺,即時生成可視化的個人與班級訓練報告。教師不再依賴經驗判斷,而是以AI生成的精準數據為依據,針對性分析學生在耐力、速度、動作規范性等方面的強弱項,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指導。家長通過數據同步實時了解孩子訓練進展,形成“教師領航、AI賦能、家長協同”的閉環,讓每一次跳躍都有數據支撐,每一點進步都有多方護航。

個性化定制,因材施教成為現實
AI的賦能,遠不止于計數。這套系統的核心在于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
對學生而言,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歷史數據,智能分析其強弱項,并量身定制個性化訓練方案。無論是耐力不足還是速度有待提升,AI“教練”都能精準指出,助力學生開展針對性練習,使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對教師來說,老師通過教師端APP,可一鍵查看全班學生的整體數據概覽,迅速定位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個體。教學決策從“憑經驗”轉向“靠數據”,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大幅提升教學效率與精準度。

趣味化挑戰,點燃運動熱情
課程以導師制為核心,充分借助AI技術優勢,真正把教學話語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課上,AI系統可以基于學生歷史訓練數據,智能生成初步的個性化訓練方案,教師再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運動習慣進行優化調整,通過分組實踐、團隊聯動、技巧比拼等形式激發思維碰撞;課后,系統可云端打卡、成果分享功能,讓訓練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從“要我跳”的被動參與,轉變為“我要跳、我會跳、我想跳”的主動探索,課堂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學習內在動力被徹底激發。

“引入AI跳繩設備,是我校探索‘智慧校園’、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一步。”學校主要負責人表示。“學校不僅希望通過科技與人文的融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致力于借助這一創新模式,打破課堂壁壘,培養孩子們的運動興趣、數據思維、協作能力與優良品格,這既是體育課的升級,更是‘鑄魂育人’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
“太神奇了!跳了多少下大屏幕馬上就顯示,還能和同學組隊比拼特別有意思,越跳越有勁兒!”第一節AI跳繩課上,學生們充滿了興奮與好奇。體育老師也感慨道:“AI幫我們省去了計數、統計的繁瑣工作,讓我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導學生、激發興趣上,教學既高效又有溫度,備課和訓練計劃的制定也更科學了。”
隨著“導-師-制+人工智能”教學模式的全面推廣,屯溪東城實驗小學的操場與教室正涌動著一股智慧的浪潮與人文的關懷。在“導-師-制+人工智能”的雙重助力下,學校的體育教育正朝著更科學、高效、有趣、有溫度的方向邁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跳躍中收獲健康,在競技中感受快樂,在成長中綻放屬于自己的精彩。
(王賓 葉國勇)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