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下午2點半,走進池州市貴池區秋浦小學206班的教室,一股清新的果香撲面而來。講臺上,幾顆金黃的楊桃被切成薄片,學生們盯著晶瑩的果肉,不時發出驚嘆。“原來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形狀,課本里說的五角星是真的!”學生王書言咬了一口楊桃,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綻開,課本上《畫楊桃》的故事變得鮮活起來。
“低年級學生課堂專注力有限,必須讓知識變得可觸可感,才能讓學生們愿意坐定40分鐘。”“90后”青年王瓊是秋浦小學少先隊工作者、語文教師,讓每個40分鐘都值得期待,是王瓊堅持了12年的教學日常。
把“紅蘋果”分給每一個進步的學生
“上課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傳授知識,更要帶著學生們一起發現世界的奇妙。”王瓊說。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王瓊把蝌蚪帶進教室,讓學生們觀察它們如何擺動尾巴;講解擬聲詞時,她提前錄制好夏日蟬鳴和雨打芭蕉的聲音,在課堂上播放;學習環保知識時,她帶著學生們走上街頭,把親手繪制的倡議書遞給行人。
對學生們來說,王瓊不僅是老師,更像他們的另一個媽媽。每當下課鈴聲響起,王瓊的辦公桌旁總會圍著一群學生。這邊,兩個男生為誰先碰到教室把手在老師辦公室爭得面紅耳赤;那邊,扎羊角辮的女生舉著畫作要“寄存”在老師的抽屜里。
在與學生們相處的過程中,王瓊總是格外注重方式方法,時刻呵護著他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在提醒學生們愛護眼睛時,我不能說‘戴眼鏡不好看’,而是告訴他們‘戴上眼鏡會很不方便’,避免給他們帶來心理負擔。”王瓊說。在日常工作中,王瓊善于捕捉學生們的心理特點,把“紅蘋果”分給每一個進步的學生。對調皮好動的男生,她借“幫忙整理書本”培養其責任感;對敏感內向的學生,她通過談心交流增強他們的信心。
秉持“學習上幫助、生活上援助、思想上關注”的原則,王瓊積極組織愛心捐款、少先隊禮儀風采展示大賽、書寫比賽、經典誦讀比賽、“紅領巾”探秘無人機等活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基。
“雖然王瓊老師入職時間不算長,但她教學風格新穎,成績突出,深受學生喜愛。”秋浦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錢七二評價道。
讓紅色教育深入“童”心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勸降,凌霄始終沒有屈服,就像我們學過的《小英雄王二小》一樣。”4月,春意正暖,陽光正好。在池州烈士陵園凌霄烈士的展廳里,王瓊蹲下身子,指著玻璃柜里的展品,為學生李嘉睿講解著烈士故事。
那段時間,她正在輔導李嘉睿籌備秋浦小學舉辦的“紅領巾心向黨·童聲話時代”紅領巾講解員比賽,為了這次比賽,她陪著李嘉睿一遍遍調整語氣,把教室臺階當作臨時演講臺練習臺風。比賽當天,李嘉睿站在舞臺上,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講述了烈士凌霄的故事,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自負責少先隊工作以來,王瓊始終將少先隊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組織開展了“紅領巾心向黨”“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紅領巾愛祖國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累計100余場,通過講述革命故事、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形式,讓紅色教育深入人心。
“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深耕教壇十余載,王瓊始終保持著育人初心。為提升教學水平,她主動學習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參與學校研討小組創新課題。同時,積極借助現代科技工具,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力量,和其他教師交流和分享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自工作以來,她先后獲得2023年安徽省少先隊輔導員基本功大賽綜合一等獎、2024年池州市貴池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并于今年獲評安徽省新時代青年先鋒。王瓊說:“教育不是單向給予,而是一場愛與被愛的雙向奔赴。在這里,我收獲的每一份愛,都無比珍貴。”
(通訊員 張藝楠 見習記者 陳 璐)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