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繼7月14日懷遠縣通過區域核酸篩查發現151例初篩陽性后,蚌埠市禹會區等區域相繼發現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招募!蚌埠市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等你加入!”隨著團蚌埠市委發出的這一聲號令,蚌埠全市各級團組織、團員青年和志愿者紛紛以“疫”為令,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就近就便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本期《新聞周刊》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人,去聽一聽他們一線抗疫的心聲。
全力抗疫的“戰地之花”
□禹會區張公山街道團工委書記 許 偉
萬事開頭難,核酸檢測信息怎么采集、物資怎么分配、居民怎么組織、醫生怎么聯系、晚上采集怎么用電、消殺工作如何安排、遇見特殊情況異常怎么辦等,小小的核酸檢測點看似簡單,但是如有一個環節沒有考慮到,所有的工作都可能遇到阻礙。為了核酸檢測點的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許偉和她的組員們前后多次召開碰頭會,集思廣益,所有環節再三確認、逐一落實,確保萬無一失。
作為一名基層團干部,前一秒結束核酸檢測,下一秒我便帶領青年志愿服務隊隊員為居民提供各項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我會協調人員送貨上門;缺少藥品的,提供“代跑腿”服務,幫忙買藥送藥;暫時辦不了的,真誠的與居民溝通取得理解、信任。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爭中,我一直在各類角色中切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新時代團干部能擔當、敢擔當、善擔當的一面。
以青春之力守衛珠城
□懷遠縣水利局向陽站工作人員 汪 琦
水利興則天下定,倉廩實而百業興。作為一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水利人來說,我深知7月是我們最忙碌的月份。我們要根據灌區水稻灌溉用水需求和降雨量情況,及時開機抽水灌溉和排澇,確保灌區農田灌溉用水和排澇需要;要開展防溺水巡查,預防青少年溺水事件發生。而這突如其來疫情,讓我們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難度也提升了,但是我們都沒有抱怨,堅決完成疫情防控和自身工作。
面對困難,永不言敗;面對挑戰,永不退縮。這是我工作以來一直堅持的一個信念。帶著這個信念,我選擇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始終堅守在電力排灌站的工作崗位上,確保灌區農田灌溉用水和排澇需要;預防青少年溺水事件發生。孤帆一葉,難以穿越汪洋;眾志成誠,勢必乘風破浪,愿我們早日打贏此次疫情防控攻堅戰。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禹會區緯四街道團工委兼職副書記 樊敬賢
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感同身受。疫情雖然來勢洶洶,我們卻在短短的時間里迅速成立各個小組,分工明確,合作共贏。在志愿服務中,我看到了領導理性指揮,合理分配;看到了醫務工作人員細心采集,整合樣本;看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宣傳防疫......小小的一方天地,讓我收獲良多。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一瞬間,讓原本為其他疫情地區加油鼓勵的我們,變成了經歷者。《人民日報》提到:“疫情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責任人。” 因為封控,我按照就近原則在蚌埠市龍子湖區延安街道核酸檢測點進行志愿服務,職責是輔助醫務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信息的采集,并維持核酸檢測時的秩序。這次,我穿上了隔離衣——這套神圣的戰衣。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醫護工作人員的辛苦與不易。
樊敬賢(右)在協助核酸檢測
返鄉學子 彰顯責任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蒲宇慧
“您好,我是放暑假回來的大學生,現在來向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現在形勢嚴峻,你還是個學生,要不......”“我是黨(團)員,我可以”......
連日來,蚌埠市各地陸續都有返家鄉大學生向所在村(社區)報到爭做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家鄉有難,人人有責。返家鄉大學生們大部分不到20歲,但卻滿懷激情,配合村(社區)干部、網格員們、醫務工作者為家鄉疫情防控工作“青”盡全力。
沒有一絲防備,老家的這場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它以迅猛之勢席卷整個魏莊。剛開始我還沒有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第二天的時候,疫情的形勢突然變得很嚴峻,村里選擇一家一戶進行核酸檢測,穿著防護服,我擔任了登記員這一角色。之前總是在視頻中看見那些穿著防護服抗疫的人,知道他們承受著身體上極大的不適,我卻沒有切身體會;但是那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種窒息感、疲累感,渾身都被汗水打濕,剛開始還能堅持,后面腦袋已經開始產生眩暈,好想就地躺下,但卻無能為力,極度口渴,卻不敢喝水。
和我同行的那位醫生從早上一直忙碌到了晚上,她的臉被口罩悶得發紅泛紫,這時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是煩躁的,但是她卻一直用溫柔的話語鼓勵著做核酸的人,安撫他們不用害怕,她身形嬌小,卻充滿力量,令我欽佩不已。雖然這場疫情來得迅猛且可怕,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齊聚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
戰“疫”有我 不負青春
□安徽季楊文化傳媒總經理 楊艷龍
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期間,每天都忙碌著,每天也被感動著。7月17日下午,禹會區釣魚臺街道西湖觀邸核酸檢測現場,原本預備下午5時開始的核酸檢測接到上級通知,提前到了下午3時,本來就緊張的醫護大白只有一人在,這時一位身材嬌小的女士來到檢測臺前,找到社區工作人員表明身份后,迅速換上工作服參加戰斗。不久,我發現這位大白工作時是站著的,我示意她坐下,她微笑著小聲說她是生理期。后來得知,她是蚌埠中醫院醫生,生理期期間正在休息,在小區檢測時知道檢測人員缺乏,主動過來幫忙。在她和其他志愿者的幫助下,檢測工作進度明顯加快。這就是疫情封控狀態下的醫護人員,這就是我們的居民鄰居,有這樣的一批愛心人士,我們一定可以迅速清零,戰勝疫情。
烈日下的堅守
□懷遠縣博苑親子幼兒園教師 段亞楠
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同時也是懷遠縣青年突擊隊的一名隊員,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第一次站在執勤路口時,我不知所措,只能默默看著其他隊友是怎么執行的,一邊聽著管控規定和防疫政策,一邊看著隊友們汗如雨下,有的隊友聲音已經嘶啞,全身已經濕透,39攝氏度的高溫,依然在烈日下堅守,我一心想的就是能替他們分擔一下。
第一次勸返對象是一對帶著孩子到市區醫院就醫的夫婦,孩子就在旁邊哭鬧著,他們焦急的眼神和懇求的話語讓我不知道該怎么說出勸返的話。好在這時,隊友幫我說出了當前管控規定,我也適時建議他們先到縣(區)醫院就醫,之后再通過其他綠色通道到市區就醫,好在最后他們還是配合地返回了。之后幾天的執勤中,我體會到了烈日下的灼熱、大汗淋漓的酸爽和成功勸返的成就感,越來越多的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支持與理解。我堅信,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段亞楠在路口執勤檢查
踐行個人使命 助力疫情防控
□宏方裝飾集團(懷遠分公司)董事長 索 波
疫情面前,一聲令下,無數人進入“戰時”狀態,無數單位、企業和志愿者緊急奔赴防控戰場,在一線沖鋒陷陣、攻堅克難,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屹立,我作為當地企業——宏方裝飾的負責人,感受到了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于個人、于企業,我都有種不可推卸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讓我知道,疫情面前,人人有責。
在公司,我一方面積極向員工傳達抗擊疫情的使命感,讓員工依據自身情況,積極投身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配合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快速聯系調集各類抗疫物資,盡所能地為抗擊疫情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 協調好物資的第一時間便趕赴疫情一線,為投身疫情現場的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送去必要生活物資,希望能以我的微薄之力,助力抗疫早日成功。
后記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團員青年的身影。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每個人都是聞令而動,“青”盡全力,爭當青年志愿者。雖然身份不同,但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蚌埠青年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肩負起青年一代的責任和使命,為鑄牢安全防線貢獻著青春力量。
社區核酸采樣現場 □楊艷龍/攝
醫護人員核酸采樣中
凌晨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團員青年
□本報記者丁亞東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