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共讀紅色家書、講述抗日先烈生平事跡、觀看抗戰主題圖片展覽、聆聽家鄉的抗日故事......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多所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開學第一課,引導轄區青少年銘記歷史和緬懷先烈,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1938年6月12日,日軍進占安慶城區,從6月起,安慶就成為阻擊日軍西進的前沿陣地,新四軍第四支隊更是在安合公路沿線多次伏擊日軍,雖然硝煙早已散去,但新四軍戰士們在安慶的抗日故事仍然代代相傳......”
在安慶博物館的近代文明陳列展廳,濱江實驗學校大隊輔導員蔣海洋帶著30名少先隊員步入其中,開展了以“探尋抗戰記憶,汲取奮進力量”為主題的參觀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一件件文物和歷史照片中感受家鄉的抗日風采。
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從新四軍使用過的簡陋武器,到記錄戰爭歷程的泛黃文獻,每一段歷史、每一件展品,都讓少先隊員們深刻體會到80年前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艱辛以及革命先輩不怕犧牲、奮勇抗爭的崇高精神。
“看到日軍入侵安慶時使用的機槍,以及陳列柜相冊上展示的侵華日軍所犯罪行的照片,心情很沉重”,該校五年級少先隊員劉心儀表示,特別佩服用簡陋武器打敗日軍的新四軍叔叔,將把今天學習到的歷史講給更多的少先隊員聽,讓大家都記住歷史,傳承先輩們的革命精神。
“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很;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在人民路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上,6名紅領巾講解員一邊大聲向師生誦讀著左權、吉鴻昌、趙一曼等抗日先烈的家書,一邊講述著先烈們的抗日故事。
“每個班還會開展向抗日先烈寫信活動,讓孩子們以書信的形式和先烈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人民路小學大隊輔導員何園介紹說,希望孩子們能在英雄先烈的事跡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長為擔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才。
在華中路第一小學的“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主題開學第一課上,學校將安慶本土紅色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深度融合,通過國旗下講話、誦讀家書、講述故事、觀看展覽等形式,為千余名師生帶來一場精神洗禮。
“一塊空地就是他們的戲臺,一張報紙就是他們的傳聲筒......”操場上,作為紅領巾講解員的六(5)少先隊員余景伊,正以稚嫩的嗓音講述著由安慶愛國青年學生組成的抗日救亡團體“安徽省抗敵后援會各縣流動工作隊”的工作事跡。“沒想到在家鄉發生過這樣激烈的戰斗,”在觀看圖片展覽中關于安慶抗戰的示意圖后,四(3)班少先隊員李婧琪表示,自己和同學們都將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據了解,安慶市迎江區還將于9月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強國復興有我,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活動,通過國旗下演講、主題班隊會、觀看紅色電影、參觀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式,發揮優秀黨團員、五老人員、部隊官兵、紅領巾巡講團、紅領巾講解員的示范作用,面向少先隊員講好安慶的抗戰故事和紅色故事。“安慶是紅色沃土,孩子們腳下的土地就浸染著先輩的熱血”,迎江區教育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卓表示,要讓孩子們在銘記歷史中傳承紅色基因,擔負起時代重任,從小樹立報國強國的崇高理想。
(通訊員 方迪 本網見習記者陳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