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夜市街區,體驗夜幕下升騰的“煙火氣”;趕非遺之旅,領略匠人神乎其技的手藝絕活;游和美鄉村,品味詩意田園生活的悠然愜意......今年以來,宣城市以文旅融合新業態、新場景為主線,以游客的個性化、品質化需求牽引旅游服務持續完善,以多元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和市場活力,差異化的多業態場景釋放帶動宣城市文旅消費全面升級。
“夜間經濟”點燃“煙火氣”
夏天來了,夜間經濟也“熱”起來。
廣德經開區的“星火夜市”里霓虹閃爍,近150個攤位人聲鼎沸,各種串串在烤爐上翻滾,毛豆腐在鐵板上滋滋作響,多元化、創意化的夜間消費模式助推旅游市場再升溫。
“以前哪有這么熱鬧?就是一塊空地。”賣烤冷面的劉姐笑得合不攏嘴。在國有平臺統一管理和包裝下,夜市煥然一新。“現在一天能賣四五百份冷面,過去想都不敢想。”從一塊擺地攤的空地,經全面升級基礎設施和業態布局,對安全秩序、環境衛生等進行統一規范管理,今年“五一”期間“星火夜市”正式開放,共接待游客20萬人次、創收500余萬元,單日最高銷售額達133.7萬元。
如今,這里日均人流量超萬人,帶動店鋪增收兩倍以上,不僅如此,廣德市還上線了“天壽市集”“稻子換蘋果”等多個新業態,1—7月接待游客800.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45億元。
從開發夜間經濟入手,宣城市多地積極探索“文旅+”夜間經濟多元業態融合,通過政策扶持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方式,加強夜間文旅項目謀劃,拉動區域消費增長。
——涇縣蔡村鎮銀河谷露營篝火團建、趙村里古韻體驗、魚鱗壩玩水燒烤、璀璨煙花秀等豐富的夜間經濟活動,不僅點燃了鄉村“煙火氣”,更帶動當地住宿、餐飲、娛樂消費實現爆發式增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寧國河瀝溪老街重點打造夜間經濟示范街區,以非遺展演、民俗節慶、文創市集等特色活動為抓手,推動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成功實現從靜態觀光到沉浸式體驗的轉型升級,自開放以來,已累計吸引游客數百萬人次,帶動商戶營收千萬余元。
從垂涎欲滴的“深夜美味”,到璀璨奪目的夜間光影,當旅游體驗豐富了,場景品質提升了,夜間文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自然也增強了。
研學課堂“圈粉”更“圈心”
“抓住紙簾,輕輕提出水面,淺淺地舀一點紙漿,非常好......”走進涇縣丁家橋鎮宣紙產業園,一堂別開生面的“撈紙”研學非遺課正在進行。孩子們紛紛圍在紙漿池邊,在傳承人的細致指導下,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中的竹簾,屏息凝神地等待著。隨著竹簾的抬起,一層細膩的紙漿均勻地鋪展在竹簾上,輕輕一蕩,一張薄如蟬翼、韌似細繩的濕宣便在手中誕生。
“這次宣紙研學課真的很有意思,不僅了解了關于宣紙的文化和歷史,我還親手撈了一張宣紙,覺得特別有意思。”研學學生劉子宸見證了“一張紙的奇妙旅程”,臉上難掩興奮。
用非遺打開研學新體驗,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非遺技藝,從青檀樹皮、沙田稻草,到歷經108道繁復工序——聆聽宣紙“千年不腐”的奧秘,探究它的歷史淵源。趣味性十足的非遺體驗活動,使得宣紙小鎮在眾多研學點中脫穎而出,研學游持續火爆。今年以來累計接待研學游客9.5萬人次,總體經濟效益達350萬元。
當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室和課本,研學游也憑借著富足資源乘勢而上。
風情詩意的自然景觀、源遠流長的非遺、豐富多彩的文旅資源,讓宣城到處都是生動的研學教材和鮮活的研學課堂——
利用文房四寶、紅色文化、非遺、古村落等文化資源,打造14門精品研學課程,編制“文房四寶”主題研學讀本。涇縣納入安徽省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縣,宣紙文化園等4家單位納入安徽省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單位。
以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行動為抓手,建設主題研學旅游基地100家。強化區域聯動,與黃山、揚州、上海等地聯合推出“文房四寶”“古村尋年味”“我是小小新四軍”等跨區研學線路。今年以來,全市接待研學團隊超1萬批次、近60萬人次。
自然課堂、非遺技藝、文化研學、紅色旅游研學......宣城正不斷升級研學游產品體系,打造文旅發展新亮點,解鎖適宜多年齡層青少年的研學游正確打開方式。
親水場景乘“熱”而上
“開漂啦!”每年盛夏,是廣德市四合鄉最熱鬧的季節,響水關探險漂流憑借獨特的自然景觀與刺激體驗,吸引著長三角地區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身穿救生衣、頭戴安全帽,乘坐橡皮艇沿著玻璃棧道順流而下,在青山峽谷間盡享清涼與歡樂,從奔流的水花中一躍而過,在急流險灘中感受水流撲面而來的刺激。全程約90分鐘的漂流體驗中,120米的落差帶來跌宕起伏的快感,途經10多處灘涂、20多個滑道及360度急彎,河道兩岸林蔭密布,怪石嶙峋,令游客大呼過癮。
“當前日均客流量超過1000人次,周末人流量會達到一個小高峰。”工作人員介紹,一撥又一撥的游客前來“解鎖”親水玩法。
立足豐富山水資源優勢,以涉水景區為核心引擎,統籌推進產品升級、場景拓展與服務優化,宣城市全面激活暑期文旅消費市場,“親水避暑”成為全市清涼經濟發展最鮮明特色。
聚焦“水”元素打造特色鮮明的業態場景,推進朝陽河泉水漂流、雪峰山勝境漂流、皖南飛瀑漂流、青龍湖水上世界等一批“清涼”主題項目。深化“親水+”模式,龍泉洞景區利用洞口18度氣溫的天然優勢,打造避暑納涼空間,創新打造“森林音樂奇幻秀”;鄣山大峽谷創新開發峽谷嬉水、親水徒步等特色項目,形成了類型多元、覆蓋全域的親水產品體系。
整合資源打造多層次、沉浸式避暑消費場景,圍繞涉水景區景點推出“激情漂流線”“詩意泛舟線”“親子戲水線”等涉水主題游線,策劃“水漾青龍湖·夏日去嗨賽”親子運動會等特色活動點燃夏日文旅市場,通過差異化定位打造精品主題“降溫區”,讓游客感受多重清涼魅力。皖南飛瀑漂流8月8日建成運營以來,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月亮灣水上樂園、旌德海嘯館等親水體驗項目日均接待游客數超1000人次。
從依托資源稟賦的“自然涼”,到業態更新的“創意涼”,宣城市各地通過產品上新、服務更新和場景創新,讓“涼資源”持續釋放“熱效應”。(全媒體記者 徐文宣)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