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不僅能靜心閱讀,還能體驗傳統文化,孩子喜歡在這里讀繪本、做手工,我也能在茶香中讀一本好書!”合肥市民陳女士說。
近日,合肥經開區“森林書屋”經過升級改造后煥新開放,不僅有閱讀區,還設有古琴室、香道室、茶道室等特色功能區域,為市民提供閱讀、品茗、手作體驗等多元服務。
這座“森林書屋”正是安徽推進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徽將公共文化空間工程作為重點民生實事,持續完善便民文化設施,依托“15分鐘閱讀圈”建設,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25年,安徽已新建成600個公共文化空間并投入使用。
合肥經開區“森林書屋”公共文化空間
體驗更豐富
打造群眾家門口的精神文化家園
在中江塔下的蕪湖書房·濱江書苑,讀者們或倚架閱讀,或伏案學習。這座臨江而立的書香雅苑,如今已成為市民和游客的心靈休憩地。
而像這樣的城市書房,蕪湖已建成57座,遍布街道、社區與公園,構建起“15分鐘閱讀圈”,總藏書超100萬冊。不止于閱讀,這些城市書房常年開展非遺體驗、科普講座、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已成為集閱讀、展演、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文化客廳”。
“城市書房起到的是影響人、聚攏人的作用?!笔徍袌D書館館長陳修正說,城市書房不只是讀書的地方,更是文化活動的共享舞臺。四年來,蕪湖書房累計舉辦文化活動超過2萬場次,讓文化流淌在城市的脈搏中。
蕪湖書房·濱江書苑
安徽公共文化空間的惠民實踐,不僅在線下“開花”,也在線上“結果”。在蚌埠市固鎮縣湖溝鎮,每天下午4點村書記準時化身“主播”,用鄉音講解惠民政策。這里的公共文化空間搖身變為“助農直播間”,干部們不僅推介家鄉文化、產業和政策,更實時回應養老、醫療、教育等群眾關切,吸引大量網友在線互動,為鄉村振興打開一扇嶄新的窗口。
安徽各地通過盤活現有資源,依托文化場館、文明實踐所、鄉鎮文化站等設施,進行改造升級與業態融合,“喚醒”每一個文化角落。在“2024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中,安徽斬獲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等24項榮譽。
服務更貼心
推動公共文化空間成為便民驛站
公共文化空間的溫度,正延伸至便民服務的方方面面。
六安市裕安區高店悅書坊創辦“初心堂”,空間內設有理發室、家電維修、縫紉鋪、心理義診室等志愿服務?!敖鸺糇永戆l室”里理發工具擺放整齊,“維修小匠鋪”備齊了各類五金配件,“為民義診臺”的醫療器械已消毒待檢......居民穿梭其間,有的體驗免費理發,有的咨詢家電維修,有的在義診臺測量血壓,不大的空間里涌動著便民服務的暖流。
金剪子理發室
暑假期間,不少公共文化空間也悄然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亳州市蒙城縣圖書館推出“教育+托管”公益服務模式,面向小學生提供課業輔導與興趣拓展相結合的暑期托管服務。該空間以文化為紐帶,融合國學經典、實踐體驗與興趣培養,打造寓教于樂的公益托管服務,助力兒童全面發展。
蒙城縣圖書館文化空間行知學堂
融入市民生活節奏,是公共文化空間長效惠民的關鍵。上班族和學生群體“朝九晚五”,如何讓他們也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許多空間推出了延時、錯時服務,化解“時間差”難題。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長龍社區推出夜間延時服務,延長空間開放時間,讓“白天上班上學、晚上共享書香”成為現實。一位居民感慨地說:“夜間服務太貼心了,孩子學習的同時,我也能在空間看書、健身,解決了我的大難題!”
安徽在推進公共文化空間建設過程中,不斷推動服務功能深度融合。這些空間不僅提供閱讀服務,還逐漸拓展至養老托幼、技能培訓等多種民生需求。同時,針對不同群體需求,空間加大特殊時段服務供給,讓公共文化服務更有溫度。
機制更多元
探索社會合力共建公共文化空間
近日,在合肥的街頭巷尾,一個個精巧的“1平米書架”悄然出現。在不影響正常經營的前提下,20家小店利用店內一平方米空間放置書架,將街邊小店打造成“微型圖書館”,讓書香彌漫在城市的毛細血管中。
這一創新的“1平米書架”公益項目,由新華書店總店、網商銀行公益小店聯盟共同發起。自招募啟動以來,吸引了眾多小店踴躍報名。目前入選的20家小店業態豐富,涵蓋青年就業創業示范基地、餐飲、民宿等多種業態。項目計劃到2025年底擴展至70家,讓閱讀嵌入便利店、理發店、咖啡館等日常場景,打造觸手可及的精神驛站。
作為連續五年躋身“最愛閱讀城市”前三甲的科創名城,合肥擁有83家圖書館、超200個城市閱讀空間,政務區“網紅書店”密度位居全國前列。
在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中,安徽各地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運營”模式,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和服務方式,廣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共同推進“書香安徽”建設。
公共文化空間不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為確保已建成空間真正惠民、長效運營,安徽對近兩年建成的空間進行實地走訪,重點了解空間運營管理、活動內容、延時服務等情況,推動公共文化空間有效服務群眾。
如今,安徽一個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僅為市民解鎖了文化休閑打卡地,更以多元形態延續著城市文脈。自2024年以來,安徽不斷推進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成1200個公共文化空間。2026年,安徽將繼續把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納入省級民生實事,計劃再建600個城鄉公共文化空間,讓馥郁書香持續浸潤江淮大地,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進入尋常百姓家。(記者 呂文衛)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