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團宿州市埇橋區委聚焦青少年成長需求,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婚戀交友、助學幫扶、新興群體關愛等系列活動,以創新形式和務實舉措為全區青少年撐起“安全保護傘”,切實提升青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創新安全教育模式,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線
針對暑期青少年安全問題,團區委創新“視聽+實踐+互動+宣傳”四維教育模式,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護能力。聯合區紅十字會在萬達廣場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暨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播放法治教育視頻、案例解讀等形式,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同時,邀請專業急救人員現場演示心肺復蘇操作,手把手指導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關鍵步驟,并組織青少年參與實踐體驗,確保安全知識入腦入心。活動還通過發放宣傳手冊、互動問答等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形成“家庭+學校+社會”協同防護機制。
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打造文明健康交友平臺
針對青年婚戀交友需求,團區委創新活動形式,以傳統文化為載體,提升交友活動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舉辦“慢煮時光·細品良緣”青年交友聯誼活動,邀請專業茶藝師展示宋代“龍鳳呈祥”合巹茶禮,營造典雅氛圍。活動采用“茶文化+漢服文化+趣味互動”模式,通過茶品分組、桌游互動、“同心茶挑戰”等環節,讓青年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進了解。活動不僅幫助青年拓展社交圈,還引導他們樹立文明、理性的婚戀觀,增強文化自信。
構建“政企社”聯動機制,精準幫扶困難學子
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社會協同”的助學幫扶體系。聯合區青年創業者協會、代理記賬行業協會開展“愛心匯聚·圓夢大學”助學行動,募集資金10000余元,精準幫扶5名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活動不僅提供經濟資助,還通過頒發榮譽證書、組織受助學生發言等方式,增強社會責任感,勉勵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回報社會,形成“受助—成長—反哺”的良性循環。
聚焦新興領域青年,優化服務供給方式
針對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興領域青年群體,團區委主動延伸服務觸角,開展“夏日送清涼”等關愛活動。聯合區青創協、南關街道團委在蘇寧廣場暖心驛站為新興青年群體送去防暑物資,并圍繞就業需求、團組織建設等開展調研座談。活動不僅提供物質關懷,還探索建立新興領域團組織,優化服務供給方式,增強青年歸屬感。
(呂燁天、苑倩倩)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