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99歲的李玉珍老人家中時,她胸前佩戴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光榮在黨50年”等紀念章,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看著屏幕里的現代化裝備。
女兒張紀平告訴記者,母親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狀態好的時候,仍能哼唱抗戰時的一首民謠:“秋風起,滿地霜,我給親人送衣裳。”
1926年10月,李玉珍出生在河北省阜平縣,194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年僅17歲的李玉珍便投身革命,從事籌備糧食、縫制衣服、制作布鞋等后勤工作,努力為前線提供物資保障。“媽媽常說,給前線運送物資就像‘接力賽’,需要趁著夜色,一站接一站地往前送。”張紀平說。
除了支援前線,李玉珍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守護“消息樹”。“消息樹”是當地軍民制作的一種簡易通信報警工具,發現敵人進犯時便將村外的一棵樹放倒。一次值班時,李玉珍發現日本鬼子向村子撲來,便立即將“消息樹”放倒。隨后,又組織村民將在村中療傷的三名戰士轉移至山溝里,成功躲過了日寇的搜查。
1949年4月,解放軍南下,李玉珍隨同丈夫張寶鼎來到黃山市,并在黃山市人民醫院、黃山市衛生學校等單位任職。
今年8月21日,黃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負責同志來到李玉珍家中,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章掛在老人胸前。
“收到紀念章那天,特別高興吧?”“這是老頭子的。”李玉珍回答。
“我爸爸也是革命老同志,她認為我爸爸的貢獻更大,更配得上這枚紀念章。”張紀平說,父親張寶鼎于2006年逝世,母親一直思念父親。
(本報記者 袁中鋒)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