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一分鐘,老人一輩子的養老錢可能就沒了!”9月4日,銀行員工徐潔回憶起前幾日那場與詐騙分子的“賽跑”,仍心有余悸。中信銀行蕪湖分行營業部的工作人員憑借敏銳的反詐意識,聯合警方在20分鐘內完成斷網、掛失、報警等一系列操作,成功為八旬老人周奶奶保住了賬戶內800余萬元存款。
一通電話牽出詐騙苗頭,老人已轉15萬港幣
事情始于周奶奶的一通咨詢電話。當日,80多歲的周奶奶聯系中信銀行蕪湖分行營業部的工作人員陳潔,稱自己辦理保險退款后,銀行賬戶突然收到扣費提示,想請她幫忙查看。
“老人提到‘保險退款’‘扣費’,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可能遇上了電信詐騙。”陳潔告訴記者,近期針對老年人的“保險退費”類詐騙高發,騙子常以“保單失效”“誤扣費需退還”為幌子設套。考慮到老人年紀大、防范意識較弱,她向分管行長王雨婷匯報具體情況后,當即決定一同前往周奶奶家中當面核實情況。
抵達老人家中后,陳潔一行發現了更多異常。她告訴記者,“當時周奶奶的手機一直處于黑屏狀態,并一直是通話的狀態,能聽到電話對面有人在小聲溝通。”而面對“是否操作過轉賬”“轉給誰”等問題,老人始終含糊其辭,只反復強調“按客服指令操作”。
經過耐心的溝通,老人才向陳潔一行透露關鍵信息。她告訴我們,此前已按照“客服”要求開啟屏幕共享,向對方轉賬15萬港幣,眼下正準備按照指令,將賬戶內剩余資金全部轉出。
20分鐘完成“斷網-掛失-報警”,警銀聯動鎖死風險
“屏幕共享一旦開啟,老人的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可能全被騙子掌握了,必須馬上斷網!”陳潔瞬間警覺,第一時間對老人手機進行斷網、拔卡、關機的處理,徹底切斷騙子的遠程操控通道。
同行的王雨婷也同步展開行動,一邊安撫因后怕而情緒激動的周奶奶,詳細講解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一邊立即撥打110報警,并聯系中信銀行客服熱線,為周奶奶的銀行卡辦理掛失凍結手續,從銀行端鎖死資金流出通道。“老人不僅僅只有一張銀行卡,為了防止其它賬戶資金的流出,我們聯系了她所有賬戶所在銀行的客服,并辦理了掛失凍結手續。”陳潔說。
“從進門發現風險,到完成所有緊急處置,前后只用了20分鐘。”參與處置的民警表示,經初步核查,這是一起典型的“屏幕共享”類電信詐騙,騙子先以“保險到期扣費”為由獲取老人信任,再誘導其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遠程竊取賬戶信息后要求轉賬“驗證資金”,所幸銀行和警方反應迅速,才避免更大損失。
筑牢老年群體“錢袋子”防線,銀行將強化警銀協作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事后,周奶奶握著銀行工作人員的手再三道謝。
記者了解到,針對老年人的電信詐騙,往往瞄準其信息獲取渠道窄、對“官方客服”信任度高的特點,常用“社保”“醫保”“保險”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此次成功攔截,正是中信銀行蕪湖分行日常反詐培訓、風險預警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
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聚焦老年客戶等重點群體,通過進社區宣講、網點反詐提示等方式,提升公眾防范意識;同時進一步強化與警方的聯動機制,優化“發現-預警-處置”全流程響應速度,用更精準的防控和更貼心的服務,牢牢守住人民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
大皖新聞記者 鄭玲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