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蘇州北站新時代建筑工人社區,永泰坊商業街燈火通明。戶外投影區,工友圍坐觀影、笑語陣陣;職工書屋,書香縈繞、潛心閱讀;籃球場,身影躍動、活力滿滿;棋牌室,對弈品茗、其樂融融......這座被建設者親切稱為“火車頭”的社區,以“家文化”破解傳統工地管理難題,為2500余名建設者打造集“生活保障、權益維護、精神文化”于一體的新型綜合集宿區,讓冰冷的鋼筋水泥間充滿溫情與活力。
從“工地宿舍”到“微型鄰里中心”
作為社區核心的永泰坊商業街,串聯起環形分布的“15分鐘生活服務圈”。社區衛生服務站、警務室、工友服務中心、超市、理發店等設施星羅棋布,37家商戶與25個臨時攤位組成“微型鄰里中心”。這里既有川湘風味、江浙小吃等各地特色美食,也有日用品超市、快遞驛站等便民服務,更形成“早餐3元起、午晚餐10-20元”的平價消費體系,讓工友出門就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便利服務。
從“臨時落腳”到“舒心安居”
居住條件的改善,是“家文化”最直觀的體現。社區內4-6人間宿舍均配備空調、儲物柜,人均居住面積超4平方米;每間宿舍安裝煙感報警器,并僅保留安全系數更高的USB充電接口,從細節處筑牢安全防線。公共區域內,洗衣機、集中晾曬區一應俱全;社區還專門規劃“夫妻房”“家庭房”,讓長期分離的建設者家庭得以團聚。
從“后顧之憂”到“安心打拼”
社區煙火氣的背后,是全流程的權益保障機制。社區內的“安‘薪’驛站”,聯動當地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門及項目勞資專員入駐,提供政策宣傳、欠薪調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讓工友維權觸手可及、訴求及時響應。
健康保障同樣“不缺位”: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主治醫師、主管護士各1名,24小時提供常見病診療服務,配備AED設備并與2公里外的蘇州高鐵新城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快速轉診”。工友服務中心內,矛盾調解室、困難職工幫扶站一應俱全,讓工友矛盾有處說、困難有人幫、心事有地訴,全方位守護工友身心健康。
從“體力輸出”到“成長提升”
“白天工地揮汗,傍晚社區充電”成為工友們的日常。社區工友服務中心設有職工書屋、影音室、棋牌室,常態化開展清涼觀影、籃球賽、暑期親子繪畫、閱讀分享會等文體活動;每月更新的“明星工人榜”,展示技能競賽佼佼者,激發職工比學趕超熱情;勞模工匠宣講團定期走進社區,與工友面對面交流;“工友夜校”聚焦技能提升,開設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鼓勵年輕工友考取證書,向產業技術工人轉型。
工程永泰,坊間長安,中鐵北京工程局以“火車頭”社區為載體,將城市溫度注入建設一線。當工友白天在工地揮汗如雨,傍晚回到有溫度的社區,休整蓄力,“建在北站,住在蘇州”的踏實與自豪正化作建設熱情,推動蘇州北站精品工程加速推進。這座不斷“生長”的工人社區,既跳動著城市發展的脈搏,更承載著勞動者的幸福與榮光。
(宋佳 王首元)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