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青春夜校,賦能青年成長。自2025年3月起,團肥東縣委積極響應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要求,聚焦青年“所思、所盼、所需”,牽頭打造“青年夜校”品牌項目,為廣大青年搭建集學習提升、興趣培養、社交互動于一體的優質平臺,有效豐富青年“八小時外”生活,減少應酬消費,引領“下班上夜校”成為肥東青年新風尚。
聚焦需求,課程供給精準多元。緊扣青年關注熱點,圍繞“健康生活”“文化傳承”“職業技能”等方向,通過線上問卷、線下交流等方式廣泛征集意見,精準對接青年興趣點和成長點,推出涵蓋八段錦、瑜伽、傳統剪紙、書法、攝影、羽毛球等20余門精品課程。課程設置注重“小班制、多頻次、沉浸式”,實現“青年點單、夜校接單”,累計吸引超1000人次參與,覆蓋機關、企業、學校等多領域青年,獲得廣泛好評。
整合資源,陣地建設便捷高效。積極整合縣域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年之家及社會機構場地資源,在青年聚集度高、交通便利的區域設立多個固定及流動教學點,構建“多點覆蓋、便捷可達”的夜校服務網絡。同時,依托社群運營,建立超過千人的青年互動平臺,強化課后交流與反饋,持續優化教學服務。
專業賦能,師資隊伍優質可靠。采取“內部挖掘+外部引進”的方式,組建多元化公益師資隊伍,吸納優秀團干、青年企業家、非遺傳承人、專業教練等擔任志愿者講師,確保課程專業性與吸引力。部分課程開設后迅速報滿,尤其傳統文化與健康生活類課程廣受歡迎。
延伸服務,促進青年成長融入。不止于技能培訓,更注重延伸服務鏈條。依托夜校平臺,部分青年成功對接創業資源、結識合作伙伴。同時,組織學員參與文明實踐、社會公益等活動,推動青年從“受益者”轉變為“貢獻者”,增強歸屬感和獲得感。
下一步,團肥東縣委將繼續堅持“公益+低償”原則,優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運營機制,持續豐富課程體系,增設貼合本地就業市場需求的實用技能類課程;拓展“夜校+志愿”“夜校+實踐”“夜校+創業”等融合模式,健全學員反饋和動態調整機制,打造集思想引領、能力提升、社交拓展于一體的青年綜合服務平臺,真正讓青年夜校成為肥東青年成長路上的“加油站”和“朋友圈”,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通訊員 曾辰堃 本網記者 程榕娟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