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如何常態化長效化?作風、發展如何兩手一起抓?
9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在合肥召開。“皖高峰”注意到,就作風建設,全會作出重要部署——通過《中共安徽省委關于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由此將作風建設制度化,重在抓日常、抓長期、抓長效。
9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在合肥召開。圖片來源:安徽日報
制度管長遠。“省委研究制定意見稿,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是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的重要舉措,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的有力保障。”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表示。
一直以來,特別是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安徽省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學習教育抓得很緊很實,全省上下更加深刻認識黨的自我革命,更加有效遏制違規吃喝等突出問題,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可感可及,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效果持續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教育過程中,安徽創新開展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各級領導干部深入企業、鄉村,察實情、解難題、促發展。
在蕪湖市鳩江區,區委領導在訪企入村中發現,轄內一社區因特殊原因尚未接通天然氣,居民普遍使用瓶裝燃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隨即,區有關部門與燃氣公司對接,后者將特事特辦,在明年6月底前讓小區實現通氣。
宣城市則從“有求必應”到“問需于企”“問計于民”,已辦結企業群眾訴求1881個。同時,由解決“一個問題”轉向解決“一類問題”,梳理確定市級層面15個重點共性問題并強力攻堅解決。
截至目前,安徽各級萬余名領導干部已走訪2.5萬多家企業,問題辦結率96.6%;暫時解決不了的,也努力做好溝通以及跟進工作。
“皖高峰”注意到,今年以來,通過加強作風建設,安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效明顯。
有數據為證。
今年上半年,安徽GDP同比增長5.6%,高出全國0.3個百分點,彰顯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奇瑞汽車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具有安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建設。一臺車跑出“新速度”,豎起好榜樣。今年1—7月,安徽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汽車出口量均位居全國第1。
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得以強化。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2.3萬家、居全國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業超3.5萬家、居全國第5位,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90戶、居全國第8位。
來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上半年,消費方面,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51億元,同比增長5.5%;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優化,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1.2%;出口方面,全省貨物出口3098.5億元,增長15.4%,其中,“新三樣”產品出口371.3億元,增長67.8%。
再聚焦民生領域。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1元,同比名義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
氣可鼓不可泄,目標要“趕”不可降。緊盯滬蘇浙,放眼長三角。抓緊每一天,使勁往前趕。當前,安徽正錨定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奮力“往前趕”——推動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往前趕、各省轄市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眼下,正值決戰三季度、決勝全年度的關鍵節點。省委全委會強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對全省人民的鄭重承諾,要盯緊目標,全力打好攻堅戰。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抓硬道理就得有硬作風。安徽將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持一手抓作風一手抓發展兩手一起抓。
千難萬難,不干就難。這條路那條路,只有干,才有出路。“我們正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進一步提升干群‘干字當頭、創先爭優’的精氣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把越來越多‘不可能’變成‘一定能’。”省委負責同志說。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