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合肥市杏林小學六(5)班的尹俊熙。很多人說,我身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一種是精準嚴謹的編程代碼,一種是婉轉千年的戲曲唱腔。而我認為,正是這些不同的熱愛,拼湊出一個真實、豐富、不斷成長的我。
與許多同學一樣,我熱愛科技,癡迷于用代碼對話未來。從接觸無人機編程的那一刻起,我便被這種“用邏輯創造飛行”的科技藝術深深吸引。2025年5月,我帶著自己編寫的無人機程序參加了合肥市選拔賽,榮獲二等獎,并成功晉級省賽。
備戰省賽的日子,至今記憶猶新。我幾乎每天放學后都留在電腦前,調試代碼、模擬飛行、優化動線。有時候為了0.1秒的響應延遲,我要反復校驗幾十遍。終于,省賽一等獎的成績為我贏得了通往全國總決賽的資格。
站在全國賽的舞臺上,我面對的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心理和表達的考驗。從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到現場答辯的流暢度,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全力以赴。最終,當確定自己獲得全國一等獎時,我知道,所有的堅持都有了回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脫下編程外衣,我還有一個“戲曲靈魂”。從第一次接觸京劇《鍘美案》,我就被包拯剛正不阿、秉公執法的形象深深打動。當化妝師為我勾畫臉譜時,一筆一畫間,我仿佛穿越千年,站在那個公正與勇氣并存的時空。登臺那一刻,我不是尹俊熙,我是包拯——唱的是詞,傳遞的是道。
科技與戲曲,看似南轅北轍,卻在我身上實現了奇妙的融合。編程鍛煉我的邏輯與耐心,戲曲塑造我的氣度與表達。它們從不同方面滋養著我,讓我學會在創新中傳承,在理性中感知。除此之外,象棋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三十二枚棋子,一方棋盤,是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每一次落子,都是對策略與心態的考驗。它磨去我的焦躁,教會我全局觀和冷靜思考。
回望這些經歷,我深深感到:成長,從來不是單行道。它發生在代碼運行成功的那一刻,也回蕩在一句唱詞、一步棋局之間。我愿繼續保持對科技的熱忱、對傳統的敬畏、對智慧的熱愛,在多元的世界中,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路徑——因為真正的成長,是允許自己擁有多個世界,并在每一個世界里,都全力以赴。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