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宿州市教育體育局主辦、靈璧縣教體局承辦的“2025年宿州市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材培訓”暨“我與新課程新教材共成長”主題教研活動在靈璧縣云路小學舉行。來自宿州所轄四縣一區共400余名小學英語教師匯聚一堂,以課例展示、交流研討、專題講座等多元形式,深度探討新教材教學實踐路徑與創新方向,為推動區域小學英語學科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幕式:明確方向,凝聚教研共識。活動伊始,靈璧縣云路小學校長馬莉致歡迎辭。她對遠道而來的參會教師表示誠摯歡迎,并介紹了云路小學在英語教學教研方面的探索與成果,期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搭建校際交流橋梁,共促教學能力提升。靈璧縣教體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彭凡凡隨后介紹活動背景。她指出,新課程新教材實施以來,一線教師面臨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創新等新挑戰,此次活動旨在為教師搭建經驗分享、思維碰撞的平臺,鼓勵大家積極交流、互學互鑒,共同探索符合新課標要求的英語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核心素養培育。
課例展示:融合文化與素養,打造優質課堂樣板。課例展示環節成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靈璧縣與埇橋區新課程新教材研修團隊分別帶來精彩教學展示,為參會教師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教學范例。靈璧縣研修團隊聚焦三年級上冊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主題,開展多課時教學展示。其中,云路小學劉莉老師執教的Part C Project課,以“制作家庭樹”為核心活動,巧妙融合語言實踐與傳統文化。課堂上,劉莉引導學生動手創作家庭樹,并運用英語介紹家庭成員,在實踐中夯實語言知識;同時,通過講解家譜文化,讓學生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自然滲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家國情懷,真正實現知識學習、文化傳承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統一。靈城鎮西關小學張祖賢老師則以中秋節為情境,執教Part A Let’s talk課。張祖賢通過播放中秋主題歌曲、展示節日習俗視頻、設計趣味互動游戲等方式,生動呈現家庭稱謂與核心句型教學,既注重引導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又將中秋節文化與家庭觀念融入課堂,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展現了“語言學習 + 文化素養”雙提升的教學理念。
埇橋區研修團隊的王奎玲、牛亦敏、縱莉三位老師,則圍繞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分享。她們打破單課時教學局限,整合教材內容,創設“動物保護”“寵物飼養”等真實語境,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和探究式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合作學習,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樹立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實現語言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同步培養。
交流研討:碰撞思維,共話教學改革。在交流研討環節,參會教師圍繞展示課例展開熱烈討論,分享教學感悟與實踐經驗,現場氛圍濃厚。靈璧縣實驗小學時紅梅老師對此次展示課例給予高度評價,時紅梅指出,幾堂課均體現了從“知識教學”向“素養培育”的課標轉變,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分享了“主題引領、情境創設、活動驅動、文化融入、評價跟進、技術賦能”六大教學策略,為一線教師推動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靈璧縣云路小學教研組長趙彩芹則以本校教研團隊建設為例,分享了“集體備課 + 磨課研課 + 成果推廣”的沉浸式教研模式。她詳細介紹了團隊如何圍繞新教材難點開展專題研究、如何通過“師徒結對”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為各學校優化教研團隊建設、提升教研實效提供參考。
專題講座:干貨滿滿,破解教學難題。專題講座環節聚焦新教材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三位專家結合實踐經驗分享實用策略,讓參會教師收獲滿滿。宿州市第九小學鄭思維老師以“大單元整體教學”為核心,深入講解新教材單元整合方法、新舊教材對比分析及選學內容處理技巧,通過具體課例展示如何將單元目標分解為課時目標,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碭城第一小學李俊宏老師提出“始于‘問’,行于‘鏈’,融于‘境’”的教學理念。他強調,新教材教學需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同時將教學內容融入真實情境,讓語言學習更具實用性和趣味性,現場還通過互動案例演示問題鏈設計方法,讓教師們直觀感受策略應用效果。
靈璧縣教體局教研室彭凡凡教研員則圍繞新教材“注重文化滲透、強調實踐應用、關注素養培育”的核心特點,給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四步走”策略:一是解讀課標,明確教學方向;二是分析教材,梳理知識脈絡;三是結合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四是設計活動,落實素養要求。她還針對教學實施中的常見問題給出解決方案,為教師們后續開展新教材教學提供明確指引。
總結展望:持續探索,推動學科發展。活動最后,宿州市教科所所長、英語教研員侯姝琛作總結發言。侯姝琛充分肯定了埇橋區、靈璧縣教研團隊在此次活動中的精心準備與精彩呈現,高度評價課例展示的創新性、經驗分享的實用性及專題講座的指導性。同時,她提出“一原型、二提升、三疊加、四定型”的沉浸式教研方向,即先形成基礎教學原型,再通過磨課研課提升質量,疊加多元教學策略,最終形成成熟的教學模式,為區域教研發展指明路徑。
侯姝琛強調,在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三新”背景下,四縣一區教研團隊與一線教師需緊抓每一次教研契機,持續探索課程改革有效路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以高質量教研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以優質課堂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據悉,宿州市后續將持續開展多樣化、常態化教研活動,通過“區域聯動教研”“專題培訓”“教學競賽”等形式,進一步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理念更新與教學實踐創新,切實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為宿州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彭凡凡 趙奇)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