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省委黨校58期中青一班學員 張 亮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系統總結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推動事業發展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作為團蚌埠市委書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引導廣大蚌埠青年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同向同行,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一、深刻領會全會核心要義,筑牢青年工作思想根基
全會精神為青年工作提供了鮮明的政治指引和理論支撐,深刻把握其核心要義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一是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原則。全會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制度優勢是青年工作的“定盤星”。做好蚌埠青年工作,必須把黨管青年原則貫穿全過程,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青年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二是必須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全會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勢,是凝聚青年的重要精神紐帶。要以蚌埠發展實踐為鮮活教材,通過具體案例和詳實數據,講好黨領導下城市建設的歷史性成就故事,讓青年在事實中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理解,增強制度自信。三是必須明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路徑。全會擘畫的國家治理現代化藍圖中,青年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必須引導廣大青年深刻領會治理現代化的內涵,鼓勵其投身基層治理創新,在實踐中錘煉本領,為城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強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領
青年“三觀”形成的關鍵期,決定了思想政治引領必須抓早抓小、抓細抓實。一是深化理論武裝入腦入心。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核心,推動全會精神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網絡。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針對不同青年群體特點,通過“點單式”青年大講堂、分層研討等形式開展精準宣講,連載青年感悟強化思想共鳴,讓理論學習更具吸引力。二是傳承紅色基因鑄魂育人。依托蚌埠本地紅色資源,常態化開展“四史”宣傳教育,講好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組織青年走進革命舊址、紀念館開展沉浸式學習,發揮“紅領巾講解員”隊伍作用,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激勵青年賡續紅色血脈、永遠跟黨走。三是培育文明新風涵養品格。以“強國復興有我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團(隊)日活動。宣傳“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等先進典型,組織青年參與志愿服務、文明勸導、網絡正能量傳播等活動,在奉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緊扣中心服務大局,搭建青年建功實踐舞臺
圍繞全會部署和蚌埠發展目標,讓青年在服務大局中實現價值。一是攻堅高質量發展主戰場。瞄準“淮河明珠、智造之城”建設目標,引導青年在智能傳感、商業航天等主導產業領域鉆研創新。通過推報項目參與全國賽事、承辦省級大學生學術競賽并融入城市特色活動,搭建科創交流平臺。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助力青年創新創業,鼓勵青年立足崗位爭創佳績。二是耕耘鄉村振興廣闊天地。實施青春建功行動,開展青年農民線上培訓,邀請榜樣直播宣講,推進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落地,吸引青年返鄉創業。支持青年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和文化建設,加強技能培訓與政策扶持,培育新型青年農民隊伍。三是助力區域協同與綠色發展。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與浙江寧波共建青聯希望小屋,簽訂助農消費合作協議,拓寬本地農產品銷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舉辦青年植樹活動,弘揚“植綠、護綠、愛綠”風尚,為生態蚌埠建設貢獻力量。
四、堅持青年為本理念,提升服務保障工作實效
聚焦青年“急難愁盼”,以精準服務為青年成長保駕護航。一是健全政策保障體系。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推動青年發展內容納入專項規劃。加強教育、就業、住房、醫療等領域政策協調,通過政策明白紙、公開信等形式,確保政策紅利直達青年群體。二是構建多元服務平臺。整合政企社資源,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青年綜合服務平臺。以“接你回家”“招才引智高校行”拓寬就業渠道,以“青創會客廳”、“雁歸珠城”交流營提供創業指導與實習崗位。針對新興領域青年開展“約個搭子”社交活動,推進婚戀新風建設。三是強化權益維護力度。牽頭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實施“點亮計劃”項目,為困境青少年提供針對性幫教。重點關愛孤殘、留守等困境青少年,通過“流動少年宮”“青春自護”等項目傳遞溫暖。健全青年參與基層治理的制度渠道,組織“青年觀察團”深入基層,培育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為新興領域青年搭建展示平臺,讓青年在蚌埠安心成長、建功立業。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