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經常有人問我,為什么這么癡迷足球?足球帶給了我什么?這要講起來,那可就多了。”說罷,掰手指做數數的樣子。這認真的模樣,一如他在足球場上拼搶的那份勁頭。
他就是銅陵中學高一(14)班的足球小將張家豪,曾三年蟬聯校隊“最佳射手”,甚至在一場關鍵比賽中獨進10球,幫助球隊鎖定勝局,也成了校隊公認的進攻核心。“足球于我,不只是一項奔跑跳躍的運動,更是陪伴我從童年走到青春的伙伴,是教會我直面挫折、扛起責任的老師。”張家豪笑著說。
足球啟蒙: 從童年游戲到校隊核心
張家豪和足球的緣分始于幼兒園時父親遞來的那只橙色足球。那時沒有復雜的戰術,沒有激烈的對抗,有的只是課余時光里,父子倆在小區草坪上追逐、傳球、射門的場景。陽光灑在滾動的球上,也悄悄地在小家豪的心里種下了熱愛的種子。
進入小學后,張家豪遇到了專業足球教練王教練,這成了他足球之路的重要起點。從那時起,每天放學后1~2小時的訓練成了他的必修課,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微風拂面,顛球、停球、防守站位等練習從沒有間斷。日復一日的打磨,不僅讓張家豪的動作越來越嫻熟,更筑牢了他扎實的技術根基。賽場上,他既能憑借出色的進攻能力成為隊里的得分主力,也能因團隊防守需求,主動扛起守門員的職責,深受教練和隊友們的信任。
星光不負趕路人。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張家豪隨班隊多次斬獲校級足球冠軍,三年級時還憑借穩定發揮獲評全市足球聯賽的“希望之星”和“最佳守門員獎”。
成長躍升: 從“最佳射手”到市隊主力
經過前期的基礎積累,到了高年級,張家豪迎來了足球技能的“爆發期”,其在賽場上的判斷力和進攻意識越來越強,三年蟬聯校隊“最佳射手”。家里書架上陳列的一座座冠軍、亞軍獎杯,不僅見證了他的成長,更記錄了他從校園賽場走向更大舞臺的每一個腳印。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熟悉張家豪的人都知道,這份熱愛背后要付出的是毅力與勇氣。訓練時的擦傷、比賽中的碰撞都是賽場上的“常態”。但每一次傷病都沒有動搖他對足球的熱愛。
一次常規訓練中,張家豪不小心遭遇骨折重傷,躺在病床上看著隊友們訓練的照片,心里滿是焦急。“當時我父親安慰我,真正的運動員不是從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再次站起來。”張家豪回憶道,父親的話成了他康復時的精神動力。傷勢剛有好轉,他就開始在醫生指導下做康復訓練,爭取早日重返球場。這份不認輸的勁頭被銅陵市隊教練看在眼里,初一那年,他成功入選市足球隊,成為場上的絕對主力。
此后,張家豪站上了更高的賽場,接連代表銅陵市征戰全國中學生青年足球錦標賽(中青賽),在與各地強隊的對抗中積累經驗;今年還站上了徽青賽的賽場。“一路走來,足球教給我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如何在經受挫折后重新站起來,朝著目標繼續前進。”
堅守熱愛: 在平衡中汲取成長養分
“對我而言,足球與學習從來不是‘二選一’,而是相互滋養——足球鍛煉我的專注力,學習培養我的思維力,共同推動著我成長。”進入高中后,學業越發繁重,但張家豪始終記得,自己首先是一名學生,學業始終是第一位的。于是,他開始在足球與學習之間尋找平衡:訓練前把作業完成大半,賽后利用碎片時間復習,慢慢練就了高效管理時間的能力。
多年來,張家豪的成績始終保持在班級中上水平,更曾將球場上的觀察與思考轉化為文字,寫下《足球教給我的堅持》一文,并在作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足球給了我太多,它給了我健康的體魄,給了我直面挫折的勇氣,更給了我‘責任’二字的深刻含義。”采訪臨結束時,陽光開朗的張家豪直言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將繼續帶著對足球的熱愛,在學業與賽場并肩前行,活成自己心中閃閃發光的樣子。

記者程榕娟、通訊員徐小波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