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今年以來,靈璧縣關工委立足靈璧實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工作品牌,彰顯關工工作時代特色。
“紅色譜系進校園”。編寫《靈璧青少年紅色教育讀本》,組建“五老”紅色宣講團,通過“黨史報告團+紅色歌詠比賽+愛國主義電影展播+紅色征文”四季套餐模式,全年開展活動200余場,覆蓋學生10萬人次。特聘《長津湖》作者王筠為紅色教育指導員,舉辦專題報告會2場,引發青少年強烈共鳴。
“大墻內外關愛站”。聯合司法部門在19個鎮建立關愛分站,為169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建檔立卡,通過“線上親情連線+線下幫扶解困”,幫助31名子女解決入學、生活困難。禪堂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趙含亮幫扶服刑人員子女楊某考上大學的事跡被《安徽日報》報道,成為“用法施愛、護苗成長”的生動案例。
“老驥故事匯”文化傳承。游集鎮關工委組織16名“五老”挖掘本地民俗、紅色故事,每周六開展“線上線下”宣講,全年舉辦16期,受眾2萬人次,獲評“安徽省基層文化創新案例”。
“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整合氣象、應急、科協等資源,建成集“少年科學院、防震減災館、流動科技館”于一體的科普基地,免費開放以來共接待學生3萬人次。
“青創空間”青年創業孵化器。廣邀創業青年入駐,有效聚集能人。已入駐青年伙伴團隊16家,創業青年300余人。成立“青創聯盟”實施“同行同行”,分設6個行業“青年聯合社”,形成抱團態勢,成為“共富合伙人”。舉辦“青年創業大賽”,參與青年達2800人次。
(馬東義)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