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2025年11月25日
辟 謠 無人快遞車“吵架”為AI合成配音
詳情:近日,網絡上流傳多個“無人快遞車吵架”的視頻片段,視頻配音主要內容有:“讓一下,向右讓一下”“你不認識字”“聽不懂人話”“你有沒有駕駛證”“有人嗎?請幫幫我,我出不去了”“退!退!退!”等。經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查證后得知,該類型視頻中的“吵架”聲音均為AI后期合成,并非無人車真實播報系統發出。無人車運營有嚴格規范,配備后臺實時監控與異常干預機制,遇擁堵或故障會及時處置,不會存在“吵架”的場景。此類AI合成聲音混淆真實運營情況,不符合真實道路通行中的溝通邏輯,對大眾造成了嚴重誤導。(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
謠 言 江蘇連云港景區“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面向全國免費”?
真相:近期,網傳連云港景區“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面向全國免費”。經向連云港文旅部門核實,該信息不實。“連云港市文廣旅局官微”微信公眾號2025年11月21日發布的《連云港最新景區門票優惠政策來啦!》中提到,近期,連云港市旅委辦已出臺“1+1+N(1個“免費開放月”、1個“免費開放周”及不少于5天的“免費開放日”)+淡季優惠”的組合式景區門票政策。這項政策覆蓋全年,各景區實行“錯峰免費”“淡季優惠”“月月驚喜”的精準惠民新玩法,避免以往免票集中在淡季,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導致游覽體驗不佳問題,讓游客在任何季節都能享受免費觀景和舒適的旅游體驗。(來源:@連云港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
誤 區 咖啡、茶葉開封后要放進冰箱保存?
真相:這種做法不可取。咖啡、茶葉開封后不建議直接放進冰箱保存,這一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影響風味甚至導致串味。主要原因有兩個:
其一,咖啡粉、咖啡豆及已開封的茶葉表面布滿微小孔隙,且含有天然油脂(如咖啡中的綠原酸、茶葉中的萜烯類物質),這些結構使其具有強吸附性。冰箱雖能保鮮,但屬于密閉環境,內部混雜著蔬菜的青草味、水果的甜香、剩菜的油腥味等多種氣味分子。開封后的咖啡或茶葉長時間處于其中,孔隙會主動“捕捉”周圍異味并附著在表面,導致原本好好的咖啡或茶葉混入奇奇怪怪的味道。
其二,冰箱冷藏室溫度通常在0-5℃,而室溫約20-25℃,每次取出時,低溫的咖啡/茶葉會因接觸暖濕空氣迅速脫水(表面水分蒸發),同時內部可能因溫差產生冷凝水;再次放回冰箱時,水分又會在低溫下凝結。這種反復的“脫水-吸水”循環會破壞咖啡豆的細胞結構(如咖啡粉的疏松度)和茶葉的纖維組織,導致風味物質(如咖啡的果酸、茶葉的茶多酚)加速揮發或氧化,最終沖泡出的飲品會變得寡淡或出現“水悶味”。
已開封的咖啡、茶葉應密封存放在陰涼避光處,避免與異味源接觸;若需短期保鮮(不超過1周),可選擇密封后冷凍(-18℃以下),但需注意:冷凍僅延緩氧化,無法完全阻止風味流失,且取出后需徹底復溫至室溫再開封,減少冷凝水影響。(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關 注 北京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通管局聯合約談18款小眾通聯APP運營主體
詳情:近日,北京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通管局依法聯合約談18款小眾通聯APP運營主體,通報其存在的涉詐風險,責令限期整改,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依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三部門提出明確管理要求。一是全面落實實名制。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確認提供服務時,依法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務。二是完善監測識別機制。對利用其服務從事涉詐支持、幫助活動進行監測識別和處置,對監測識別的涉詐異常賬號立即重新核驗,并根據風險等級采取限制功能、暫停服務等處置措施。三是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完善反詐內部防控機制和安全責任制度,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積極配合監管執法工作,為公安機關辦案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四是加強反詐宣傳提示。在APP注冊、使用環節的顯著位置,通過公告欄等方式加強反詐宣傳,提高用戶反詐意識。同時,完善用戶投訴通道,及時受理處置用戶舉報。(來源:“北京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統籌:屈紹輝
策劃:董曉
文字:賈玉韜
設計:肖麗麗 尹路
責任編輯:祁夢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