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伊始,受新安江漲水影響,歙縣深渡鎮綿潭村沿岸的道路被淹,“當·綿潭”咖啡館也隨之進入淡季?!?5后”主理人汪成超卻并未因此停歇。他利用這段時間,專注于梳理綿潭村的資源要素,包括系統性地摸排村里的閑置資產、閑置農田等情況,并積極聯絡在外發展的鄉賢和年輕人,為鄉村未來的運營積累信息和資源。當夜幕降臨,村咖歇業,他會把村里對農文旅融合、鄉村發展感興趣的年輕人召集到咖啡館,探討綿潭村鄉村振興的運營策略,彼此加油鼓勁。
從來訪者到“新歙縣人”
一年前,來自浙江衢州的汪成超第一次踏足歙縣便被這里深厚的徽州古韻所震撼:新安江山水畫廊的碧水蜿蜒、徽派建筑獨特的馬頭墻、漁梁壩流淌的千年水韻以及街頭巷尾彌漫的歙硯墨香等。他說,這座徽文化發源地古城厚重的歷史底蘊與質樸的生活氣息深深地吸引了他。
很快,他和所在的杭州鄉信團隊在歙縣開啟了第一個落地的創業項目——北岸鎮瞻淇村的整村運營,致力于打造“瞻淇魚燈”IP,深入挖掘、復刻瞻淇村的文化歷史底蘊及其背后的故事,推動該村的產業發展及農文旅融合。僅僅幾個月,汪成超的身份悄然改變,從最初的來訪者轉變為這里的建設者,工作與生活均深度融入當地,并自稱“新歙縣人”。在歙縣創業和生活的親身經歷,讓他對這片土地的情感超出了最初的欣賞,一步步向著鄉村守護者的角色轉變。
以咖啡為媒,連接城鄉
4月8日,汪成超和團隊在歙縣的第二個創業項目——“當·綿潭”咖啡館正式營業?!昂芏嘤慰蛠淼竭@里打卡拍照發朋友圈,說沒有想到在鄉村竟然能找到這么時尚出片的村咖?!睘榱说玫竭@樣的評價,汪成超曾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咖啡館的整體設計到室內軟裝,處處細節均體現了他的用心。
“當·綿潭”咖啡館是汪成超在綿潭村創業發展的支點,他對咖啡館的未來有著清晰的構想。他提出了“來綿潭‘當·綿潭’”和“不來綿潭,萬事綿潭”的宣傳語。通過深化“在地化”體驗,讓咖啡館成為綿潭村一張鮮活的名片。他結合綿潭村作為“三潭枇杷”主產地的特色,計劃研發如“枇杷花拿鐵”等季節性限定飲品,同步開發融合綿潭枇杷和綿潭戲曲的周邊文創產品,如特色杯套、明信片、小飾品等。咖啡館二樓的空間也將被他納入“空間活化”計劃,在其角落設立書吧,讓客人一邊閱讀一邊戴上耳機聆聽新安江上的船槳聲、村民的采茶山歌等,沉浸式感受綿潭村的獨特氛圍。為了發揮咖啡館連接城鄉的橋梁作用,他計劃推出“咖啡+漫享生活”咖啡師一日體驗活動,吸引對咖啡文化感興趣的游客深度參與?!巴ㄟ^咖啡這一媒介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游客在村咖體驗‘漫享生活’的節奏?!蓖舫沙f。
整村運營為鄉村賦能
如何讓整個綿潭村煥發新的生機?汪成超心中也有一個以整村運營為藍圖的規劃。這幅藍圖的核心,是綿潭村獨具特色的百年戲曲文化,他決心將其打造為村莊的核心IP。圍繞著核心IP,他對村莊的配套設施進行了構想:計劃開發房車營地,修繕活化王家井,建設綿潭小劇場,提升具有歷史感的將軍埠,打造親近自然的鄉村營地,優化新安江觀景臺以及引入或改造具有徽州風情的民俗酒店等。
在具體的運營思路上,汪成超強調要善用互聯網平臺的力量。他打算充分利用美團、攜程、抖音等電商平臺所擁有的“大庫存”場景,建立起常態化承接散客的能力。目標是設計出適合不同季節的旅游產品組合,希望未來能與新安江山水畫廊的游船線路產品實現聯動,形成強大的客源吸引和接待能力。
采訪中,汪成超對年輕人在鄉村創業充滿信心。在他看來,年輕人的核心優勢在于能夠以新的視角重新發現和詮釋鄉村的價值,并且更懂得如何利用年輕人聚集的自媒體平臺進行有效傳播,迅速提升鄉村的知名度。此外,年輕人掌握的新技能,如直播帶貨,可以直接服務于鄉村,幫助銷售鄉村優質土特產,切實為村民拓寬銷售渠道等。而令他感到興奮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他一樣正懷揣夢想成為連接城鄉、賦能鄉村的媒介......
記者 謝婷婷 通訊員 謝楨 王振凱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