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宣城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市聚焦企業減負增信、賦能增效,通過定制無事不擾、雙向奔赴、電子案卷專屬等多重“服務包”,促進營商環境優化與生態保護雙贏。
為扎緊權力運行“制度籬笆”,宣城市生態環境部門制定《關于落實“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機制優化為企服務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機制,從源頭上遏制亂檢查。根據規定,除“雙隨機”、群眾舉報、上級交辦、專項行動、在線數據異常、已公開的年度執法計劃任務等執法檢查事由外,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不再另行赴企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充分應用智慧監管從手段上把關,利用“互聯網+監管”系統開展非現場檢查,積極探索運用環保用電監管新模式,變“主動查”為“觸發查”。
截至目前,全市共聯網重點單位260家,聯網視頻監控企業272家,聯網用電監控企業416家,涉及化工、農藥、橡膠等環保重點監管行業。
宣城市建立“環保全流程服務監測點”,及時辦理企業反映的環保問題和訴求;搭建全流程環保靠前服務網上平臺,從項目落地、審批、建設、運營、終止各階段全流程引導企業環境守法。同時,細化從輕處罰、不予處罰辦理程序和認定標準,先后辦理不予處罰案件14件,免罰金額137.2445萬元。未采取責令停產限產、責令恢復原狀等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的執法手段。
宣城市持續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檢查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務機構從法律專業角度開展案件合法性合規性審查。今年以來,已審核送審項目6項,累計組織本系統8名法律顧問審查案件72件和合同、文件等9件。全面推行電子案卷形式送審、書面意見出具后郵寄送達,截至目前,共審核案件10件,未接到執法不規范、執法頻次過高、逐利執法等情況反映。(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周明助)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