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
辟謠:所謂“中國三農”APP及其相關網址和相關組織人員,均與農業農村部無關
詳情: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農業農村部名義,假借農業農村現代化投資建設等名義,通過所謂的“中國三農”APP等線上渠道和線下拉人頭等方式面向群眾開展非法集資,期間偽造農業農村部文件、仿刻農業農村部公章、冒充農業農村部工作人員騙取群眾信任,并向群眾承諾定期分紅或到期返還收益,騙取群眾錢款。
對此,農業農村部發布風險提示:農業農村部從未以制發文件、派出人員等形式參與或推廣“中國三農”APP等投資收益類活動,相關文件和公章均非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的文件或合規使用的印章,“中國三農”APP及其相關網址和相關組織人員,均與農業農村部無任何關聯,請廣大群眾提高警惕,加強甄別,謹防上當受騙。(來源:農業農村部官網)
科普:一次意外接觸就不幸身亡!警惕身邊這些化學品
詳情:近日,浙江發生一起危險化學品氫氟酸致死事故,將氫氟酸推向公眾視野。危險的化學品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
打火機
打火機所使用的燃料都是可燃性氣體,經加壓后充入封閉氣箱,一旦受熱就會迅速膨脹,極易點燃、爆炸。
使用注意:高溫天,不要將打火機放在車內,也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最好存放在陰涼處,以防受熱爆炸。不要讓打火機受到擠壓和撞擊。
酒精
酒精蒸氣與空氣混合可能引起爆炸,遇明火、高熱也能引起燃燒爆炸。
使用注意:家中的酒精,一定要存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要遠離火種、熱源,避免陽光直射。使用酒精消毒時,應避開火源。
殺蟲劑
殺蟲劑內的丙烷、丁烷成分與空氣混合后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溫易爆炸。噴霧殺蟲劑瓶內有壓力,外力撞擊或摩擦起熱也易引發爆炸。
使用注意:避開明火,儲存時遠離高溫和暴曬。避免與電蚊拍一起使用。
含氯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漂白粉)用于日常消毒和衣物漂白,過量吸入損傷呼吸道,與酸性物質混合會產生有毒氯氣,導致化學性肺炎甚至窒息。
使用注意:按照使用說明稀釋使用。避免與酸性物質(如潔廁靈等)一起混合使用。
管道疏通劑
強酸強堿類化學品(硫酸、鹽酸、氫氧化鈉)存在于潔廁靈、管道疏通劑中,具有強腐蝕性,可致皮膚灼傷、組織壞死及呼吸道損傷。
使用注意:佩戴護目鏡、手套、口罩、面罩,穿防護服,盡可能避免皮膚和黏膜暴露。管道疏通劑成分不一,不可混合使用。使用過程中切勿湊近觀察。(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通報:內蒙古今年以來查處1400余起網絡謠言案(事)件
詳情: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機關扎實開展“凈網”“護網”等專項行動,聚焦網絡謠言高發頻發、擾亂網絡空間秩序等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利用信息網絡編造、傳播警情、災情、險情等謠言的組織者、策劃者、主要實施者,以及借社會熱點事件造謠傳謠“蹭熱點”等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博取眼球、引流牟利以及幕后操縱的有關行為。發現網絡謠言線索2029條,查處網絡謠言案(事)件1400余起,關停違法違規賬號17個。其中,偵辦刑事案件8起,辦理行政案件160起,對8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對161人進行了行政處罰,對違法情節較輕微的1300余人進行了批評教育。有效凈化了網絡環境。(來源:新華網、“內蒙古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
通報:河南鄭州通報5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為大力營造安全穩定、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河南鄭州公安機關從嚴整治網絡造謠傳謠等突出問題,現通報5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2月,網民安某某為蹭熱點,編造自己“在鄭州農業快速路中州大道東400米處,駕車超速被扣3分”的違章被處罰信息發布在網絡上,引發網民轉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經公安機關調查,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
2025年3月,網民邵某某出于蹭熱度、吸引流量、增加粉絲的目的,通過網絡平臺賬號發布某幼兒園廚師怒斥校方使用壞棗熬湯的不實視頻等信息,經多人轉發后點擊量、轉發量激增,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經公安機關調查,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
2025年4月,網民李某某為吸引流量獲得關注,在未經查證下通過網絡平臺賬號發布“突發!攤主哭訴:煤氣罐全部炸飛了”文章,散播謠言造成社會恐慌,隨后其將該條文章刪除。經公安機關調查,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四
2025年6月,網民司某某為博取流量、蹭熱點,在網絡直播時發布涉鄭州市降雨等不實言論。經公安機關調查,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五
2025年8月,網民李某某通過網絡平臺以捏造因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死亡病例蹭取流量,借機推銷驅蚊產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經公安機關調查,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處以行政處罰。(來源:“清朗河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