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金秋時節,皖北大地層林盡染、碩果盈枝。
近日,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傳來喜訊: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蔣疃社區入選2025年度“皖美休閑旅游鄉村”名錄。

從昔日的荒坡荒山,到今日的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文化興盛,蔣疃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堅定走出一條“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繪就出一幅山水為底、產業為筆、文化為魂的“皖美畫卷”。
以“綠”為底,繪就宜居宜游“山水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蔣疃社區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成功創建省級和美鄉村中心村,對道路、水電、網絡等基礎設施進行了系統升級。
昔日泥濘難行的土路,變成了筆直寬闊的柏油路;雜亂的房前屋后,被打造成了綠意盎然的“四旁綠化”和“五小園”。村落之間,花木扶疏,小橋流水,環境整潔宜人。
社區扎實推進農廁、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實施垃圾分類和生態整治等措施,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社區還成功申報了2025年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將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推動生態景觀提檔升級。

“以前路不好走,環境也亂糟糟的。現在干凈又漂亮,游客越來越多,節假日家里幾十張桌子都坐滿了。”龍脊山莊飯店負責人笑著說。蔣疃的綠,不僅“種”在山上,更“長”在了百姓心里。
以“業”為擎,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綠了生態,火了產業。蔣疃社區以生態資源為支撐,著力推動產業多元發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社區積極打造特色餐飲品牌,統一規劃、規范經營,成功打響“龍脊山地鍋雞”美食名片。另一方面,依托“皖北川藏線”的壯麗風光,引入民宿、露營、山地越野摩托等新業態,豐富了休閑體驗,也帶動了青年返鄉創業熱潮。
在特色農業上,社區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整合149畝土地,建成標準化金銀花示范基地。從選育“北花一號”優良品種,到引入智能噴灌系統、專家田間指導,形成了科學化、規模化的種植管理體系。

產業興、百業旺、民心聚,蔣疃的鄉村振興步伐愈發穩健。
以“文”為魂,構建和諧善治“新共同體”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鄉村振興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蔣疃社區黨總支依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挖掘地方文脈,傳承鄉村記憶。幸福集市、民俗文化節、非遺展示、傳統手工體驗......一場場活動,讓村民既找回了鄉愁,也增添了自信。
如今,蔣疃的文化已從“看得到的節慶”,變成了“融入日常的生活”。村規民約更文明了,鄰里關系更和睦了,文化活動讓每個人都成為村莊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社區黨總支以強大的組織力筑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先后榮獲安徽省“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政治有引領、文化有根脈、群眾有力量,蔣疃的和諧畫卷因此更加厚重。
以“遠”為望,奮筆書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藍圖正徐徐展開,夢想在蔣疃啟航。
據悉,一座A1級通用機場擬選址于此,項目總投資約2.69億元。未來,隨著“空中通道”建成,蔣疃社區將插上發展的“翅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從生態復綠到產業興旺,從文化自覺到精神富足,蔣疃的變化,是安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縮影。
正如村民們常說:“現在的蔣疃,不僅山更綠、水更清,我們的心也更亮堂。”
一座生態之村,一幅振興之畫,正在皖北大地上徐徐鋪展。蔣疃社區,用腳踏實地的行動,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詩意棲居”。
(趙貴祥 況永夫 安徽青年報記者 沈思佳)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