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編者按 自2024年9月成立以來,利辛中學夢奇科學社團秉承“化夢為實,學以探奇”的核心理念,緊密契合新課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要求。該社團不僅成功點燃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熱情,更有效搭建起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橋梁,已然成為校園內洋溢著科創活力的璀璨名片。
社團名片
夢奇科學社團
從實驗室里的靜電飛花實驗,到用礦泉水瓶搭建的簡易飲水機,每一次動手實踐,都是科學與生活親密對話的體現。在利辛中學,夢奇科學社團正以“實踐”為橋梁,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生動可感的實際體驗,為學生敞開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
讓科學種子扎根校園
夢奇科學社團的誕生源于對學生科學素養培育的深刻思考。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何讓枯燥的公式和定理“活”起來?如何讓不同基礎、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在科學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學校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創辦了“化夢為實,學以探奇——利辛中學夢奇科學社團”,為全校科學愛好者打造了一個專屬的成長平臺。
社團自成立之初便明確了方向,以“點燃科學夢想,探索未知世界”為宗旨,將“團結、進取、探索、創新、堅持”的精神融入每一次活動中;同時嚴格遵循學校社團管理辦法,圍繞“培育科學探究興趣、提升動手實踐能力、明晰科學與生活關聯”的目標,精心設計活動內容,確保“不同的人在科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科學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觸手可及的實踐。
在體驗中解鎖科學密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夢奇科學社團的活動準則。自創辦以來,社團摒棄“單向灌輸”模式,通過“走出校園觀世界、走進實驗室探真理”的雙線活動,搭配趣味實驗,讓學生在沉浸式操作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社團多次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在真實場景中解鎖科學知識:走進氣象局,學生們聆聽工作人員講解冷鋒、暖鋒如何影響陰晴雨雪,近距離觀察氣象雷達捕捉云層變化的過程,還深入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與實施流程,終于明白“天氣預報”背后藏著的大氣科學奧秘;探訪污水處理廠,大家沿著污水凈化流程,從格柵過濾掉雜質,到生化反應分解污染物,再到最終水質檢測達標,親眼見證渾濁污水變清澈的全過程,不僅掌握了環保知識,更在心中種下“愛水節水、保護生態”的種子。
在社團活動室做“靜電飛花”實驗時,學生們用塑料尺子摩擦頭發后靠近碎紙屑,看著紙屑像“小精靈”一樣被尺子吸附、跳起,在驚嘆中理解靜電的產生與作用原理;動手制作“礦泉水瓶飲水機”時,大家將兩個礦泉水瓶巧妙連接,利用大氣壓控制水流,當按下瓶蓋就能讓水順暢流出,親手驗證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組裝“自制照相機”時,學生們用木板、凸透鏡和半透明紙搭建簡易裝置,調整透鏡與紙的距離,成功在紙上呈現出窗外景物的倒立實像,直觀感受凸透鏡成像的原理。
夢奇科學社團還開展多學科實踐活動。生物實驗“觀察并解剖花的結構”中,學生抽絲剝繭般地從外到內認識不同花的結構,并將花的結構重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在“制作葉脈書簽”時,學生們耐心剔除葉肉,保留堅韌葉脈;化學課拓展出“自制酸堿指示劑”,用紫甘藍、牽牛花汁液觀察溶液酸堿度變化;此外,還有跨學科實驗“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的影響”等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鞏固知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思維。
讓科學精神照亮成長
“以前覺得物理公式很枯燥,直到親手做了靜電飛花實驗,才發現科學這么有趣!”參與活動的學生這樣分享。夢奇科學社團的價值,不僅在于傳遞知識,更在于點燃學生對科學的熱愛,讓堅持、創新的精神融入學生成長。
在組裝“自制照相機”時,有小組因凸透鏡位置調整不當,始終無法呈現清晰物像,卻沒有輕易放棄—— 他們查閱資料、反復調試,直到看到紙上清晰的景物倒像;在探究土壤酸堿性實驗中,有學生因初始變量控制失誤導致數據偏差,便重新設計方案,一次次重試直到得出準確結論。這些經歷讓學生明白:科學探索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不斷嘗試,才能收獲成果。
如今,夢奇科學社團已成為校園里的“科創搖籃”。未來,社團將繼續圍繞學生需求,設計更多貼近生活的科學實驗活動,讓更多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感受科學之美。
學生感悟
加入夢奇科學社團快一年了,剛進來時,我只懂點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開會不敢提問和發表意見。多虧老師和成員們耐心教我認儀器、學操作。
這段時間,我不僅學會了實驗技能,還慢慢敞開了心扉。和大家一起整理資料、討論難題、準備科普實驗,互相搭把手,再麻煩的事也能做好。社團像個溫暖的小家庭,包容我的不足,陪伴我進步。現在我對化學更感興趣,做人做事也更有底氣,還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九(28)班 黃若馨
加入夢奇科學社團,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這里開展的所有活動都讓我深深著迷。其中進行的科學實驗真是太有意思了:從測量小石塊密度、提純粗鹽,到制作洋蔥鱗片葉裝片、觀察鋅與酸的反應,這些基礎實驗讓我親手觸摸科學本質;而反推力裝置、靜電飛花、雙軌怪坡等趣味項目,更讓我驚嘆“科學原來這么酷”,在動手操作中弄懂了背后的原理。
科學社團的每一次活動,不僅讓我掌握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多領域知識,更激發了我對探索與思考的濃厚興趣,讓我對科學的熱愛愈發深厚。未來,我將繼續在社團中解鎖更多科學奧秘,以好奇心為引,探索更為廣闊的世界。
□九(29)班 朱雨涵
教師感悟
社團的成長,實乃師生共同前行的旅程。我們不僅提供專業的指導,更著重于呵護每個成員的獨特個性。目睹曾經的“科學萌新”蛻變為能夠分享成果的“操作達人”,我深刻領悟到:我們所傳遞的,不僅僅是實驗的操作方法,更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思維,以及團隊協作的強大力量。
科學的種子,唯有以耐心與熱愛澆灌,方能茁壯成長。展望未來,我依然愿扮演那個守護者的角色,陪伴孩子們在科學的浩瀚海洋中持續探索,讓每個好奇心都能生根發芽,讓每個科學夢想都能在實踐的土壤中綻放出璀璨的光彩。 □指導教師 張志強
作為社團指導教師,目睹學生們在科學領域中自由探索,是我最寶貴的收獲。看著他們在一次次的實踐活動中表現出認真與積極的態度,見證他們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技能,在跨界融合中拓寬視野,在動手探究中收獲成長,我深刻體會到,社團不僅是傳遞知識的平臺,更是點燃科學夢想的沃土。愿這份對科學的熱愛,陪伴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勇往直前。 □指導教師 郭賽男
執教夢奇科學社團的時光,宛如一場與好奇心的溫柔邂逅。目睹孩子們簇擁在實驗臺旁,為自制照相機捕捉到清晰物像而歡呼雀躍,為靜電飛花的奇妙現象而目不轉睛,為反推力裝置的原理而爭論不休......那份純粹的探索熱情總能深深打動我。社團中的每一次實驗、每一場實踐活動都是在為孩子們播撒熱愛科學的種子。愿這份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欲望能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珍貴的行囊,陪伴他們勇敢地奔赴遠方的星辰大海。
□指導教師 吳 枚


(郭賽男、記者徐徐)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