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前不久,合肥海關公布今年前10個月安徽外貿情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12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
在全球經濟低迷、外部環境愈加復雜的背景下,安徽外貿依舊保持兩位數增長,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其中,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值居全國第6位,成為外貿的韌性之源。
安徽的“新三樣”為何“能打”?因為布局早、深耕時間長,很多頭部企業都是從專精特新企業一步步成長起來,具有一定的“護城河”優勢,這與近些年一些一哄而上項目的“追漲殺跌”式布局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陽光電源就是很鮮明的例證,光伏產業整體陷入虧損時,它卻因為在光伏和儲能細分產業賽道上的獨特優勢成為行業“盈利王”,并且一度市值突破4000億元。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安徽的“新三樣”產品行銷全球市場,其一大“流量密碼”也在于正在走這條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興產業規?;l展的路子。
雙重邏輯
面對外部沖擊,安徽外貿展現強大韌性。今年前10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出口5453.7億元,同比增長15.4%;進口2669.5億元,同比增長14.7%。從排位上來看,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位居全國第5、第7、第2位;進出口總值位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
安徽外貿逆勢上揚,特別是出口頂壓前行的增長點何在?從出口品類來看,占安徽出口總額“大半江山”的機電產品顯然是拉動出口增長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安徽省出口機電產品3937億元,同比增長18%,占全省出口總值的72.2%。其中,出口汽車(含底盤)93.8萬輛,出口量穩居全國第1位,同比增長20.4%;價值998.8億元,同比增長27.5%;出口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428.3億元、30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6%、5.1%。
今年以來,安徽的“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尤為亮眼。前10個月,“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735.9億元,同比增長75.6%,占全省出口總值的13.5%。
“新三樣”的破浪出海,既有企業憑借自身積淀的核心競爭優勢到全球市場“打天下”的發展需要,也有海外綠色轉型等待攜手“解題人”的渴求,這是供給、需求雙重邏輯共振的大趨勢。
10月29日至30日,2025澳大利亞國際能源展在墨爾本舉辦。國軒高科集中展示了公司在儲能系統、電芯技術、BESS整體方案及移動能源裝備領域的最新成果。
“我們現場與澳大利亞戰略客戶簽署1.5GWh項目大單,同時宣布總規模超300MW的光伏+1.2GWh儲能項目全面啟動?!眹幐呖朴嘘P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耕澳大利亞及亞太市場,不斷推動儲能、光伏、移動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憑借領先的研發實力、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以及持續擴展的全球化網絡,以實際行動助力當地邁向零碳未來。
“核心壁壘”
國際貿易雖是一個大命題,但落到每一個訂單上其實都反映最樸素的經商道理——“花香自有蜂蝶來,貨好顧客滿柜臺”。
對敢闖善創的安徽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
行至當下,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一組是:目前,安徽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達到1.3萬家,較“十三五”末增加近4000家。
另一組是:“十四五”以來,安徽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由2818戶增加到7221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戶。這表明,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安徽企業在與世界“做生意”,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與世界做生意的安徽企業正在不斷轉型升級。
近年來,安徽堅持梯次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聚力打造以“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與獨角獸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為骨干的優質企業梯隊,更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力。
創新力已成為企業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前不久,安徽普源分離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臥螺離心機產品,在與德國頂尖企業的同臺競標中勝出,斬獲了重要的國際訂單?!拔覀兊漠a品突破了行業內最高轉速與最大機型兩大關鍵技術瓶頸。公司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不斷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痹摴究偨浝砩蛟旗赫f。
疾風知勁草。如今,越來越多安徽企業在技術創新、本地化運營和全球化管理能力上構筑“核心壁壘”,從而在全球舞臺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在今年10月下旬舉辦的全球創新大會上,奇瑞提出“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在哪里,為哪里,成為當地一分子)的戰略理念,這一理念并非空洞的口號,而是貫穿于其技術研發、渠道搭建、人才體系構建等全過程。
在奇瑞“掌舵者”尹同躍看來,奇瑞的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規模和速度,而是要建立中國汽車“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奇瑞現階段不應只追求銷量,更要向全球質量標桿、管理經營標桿和一流品牌邁進。
抵御風浪
向新、向智、向綠等新動能不斷涌現,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與此同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成為安徽外貿質升量穩的“壓艙石”之一。
近日,在宣城市廣德東威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內,數十輛裝運叉車穿梭往來,一批價值3700余萬元的垂直連續電鍍設備整裝待發,即將啟運泰國。今年,該企業對泰出口額已超1.5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翻倍增長。
“受國際外貿形勢的影響,傳統市場承壓較重,我們今年主動轉向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廣德東威科技總經理聶小建說,“從產品合規性指導,到保障快速通關,再到協助兌現政策紅利,在新市場的開拓過程中,海關每一個環節都為我們做足了服務。目前,公司正計劃擴大生產線,預計全年對泰出口將突破2.5億元?!?/p>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形勢,越來越多安徽企業重新審視海外市場布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企業實現戰略轉型、分散市場風險的關鍵方向。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安徽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4395.1億元,同比增長16%,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4.1%。
安徽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扒?0個月,東盟躍升為安徽省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131.7億元,同比增長40.3%,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3.9%?!焙戏屎jP有關負責人介紹,歐盟為安徽省第二大貿易伙伴,與歐盟貿易總值為1114.7億元,同比增長17.9%,占13.7%。美國為第三大貿易伙伴,與美國貿易總值為695.8億元,同比下降12.5%,占8.6%。
“多點開花”的策略,極大地增強了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和安徽外貿的整體韌性。出口主體的活力迸發,是支撐外貿穩健前行的另一大支柱。
在安徽,民營企業繼續扮演著“主力軍”的角色,它們機制靈活、市場嗅覺敏銳,能夠更快地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今年前10個月,安徽省各類經營主體進出口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作為外貿“主力軍”,前10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4153.5億元,同比增長16.5%,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1.1%。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仍在深刻調整,挑戰與機遇并存。對于安徽外貿而言,最重要的或許不是預測風浪何時平息,而是持續練就抵御風浪的能力。
■ 本報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祁夢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