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我們愿意!”面對生命的呼喚,皖南醫學院三名在校大學生選擇用愛作答。這個六月,該校三名大學生在10天內接力完成3例造血干細胞、淋巴細胞捐獻。據悉,同一所高校10天內完成三例捐獻,自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開展以來還是首次。
“這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畢業禮物”
6月16日,在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病房內,歷時4個小時,皖南醫學院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熊俊杰成功捐獻227毫升造血干細胞。這“生命火種”被緊急送往患者所在醫院,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在校期間,熊俊杰就一直堅持將“醫者仁心”付諸實際行動,累計獻血6次,獻血總量達2000毫升,在2021年5月的獻血車進校園活動中,他毅然選擇加入中華骨髓庫,巧合的是,在臨近畢業時刻收到了HLA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捐獻。“能為一個家庭帶去生的希望,這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畢業禮物。”熊俊杰在捐獻完成后說道。
熊俊杰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青年,就要有青年的擔當”
6月23日,同樣在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21級麻醉學專業實習隊隊長,退伍大學生汪旭歷時5小時,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干細胞。
在校期間,汪旭積極響應祖國召喚,毅然參軍入伍,兩年的軍旅生涯磨練了他的堅韌品格。返校后汪旭迅速轉換角色,以同樣嚴謹的態度投入到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當得知自己配型成功時,他絲毫沒有猶豫,毅然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從高分辨配型確認到全面體檢,再到最終走進采集室,完成了這場生命的接力。一位全程參與捐獻服務的志愿者由衷感嘆:“在汪旭身上,我看到了當代青年最珍貴的品質——奉獻與擔當。”
汪旭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我能救第一次,就能救第二次”
6月25日,2023級預防醫學專業楊坤時隔2個多月再次走進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這次,他將為他素未謀面卻血脈相連的“弟弟”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今年4月,楊坤曾為該患兒捐獻造血干細胞,目前患兒病情出現反復,此次捐獻淋巴細胞是為患兒筑牢康復的“希望堤壩”。楊坤表示:“我能救你第一次,就能救你第二次。如果說第一次捐獻是緣分,第二次則是責任,希望我的行動能讓更多人相信,捐獻不會損害健康,卻能夠挽救生命。”
楊坤成功捐獻淋巴細胞
此次皖南醫學院學子“十天三捐”的生命接力,既是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詞的親身踐行,也進一步弘揚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正如汪旭所說:“捐獻并非終點,而是讓更多人加入愛心行列的起點,愿每一份善意都能匯聚成生命的海洋。”
通訊員 嚴家煒 本網記者 程榕娟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