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聚焦五大關鍵領域,提出12條具體措施,系統推進我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提質增效。
《若干措施》注重省級賦能,建立省級層面“一群一策”動態診斷機制,統籌開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市場匹配度四維診斷,形成“問題清單+提升路徑+項目支撐”全鏈條解決方案。注重創新驅動,對標滬蘇浙先發地區經驗,著力構建特色產業創新生態。重點支持組建30家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強化建設工業設計中心、檢驗檢測中心、質量認證中心以及共性技術平臺、中試基地(即“三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等關鍵載體。注重開放協同,對內實施綠色工廠建設獎補,開展零碳園區試點示范。對外積極組織企業“走出去”參加國際展會,穩定開行中歐班列,疊加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優勢,著力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模式,顯著增強縣域產業集群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鏈接能力。注重政策集成,明確由行業主管部門統籌整合相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縣域集群落實“五個一”推進機制(即一個專業管理機構、打造一個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一個產業協會(技術聯盟)、組建一個高端研發中心(高能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創新區)、健全一條完整產業鏈)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皖北地區特色產業集群,執行補助資金上浮20%的傾斜政策。注重提升服務,借鑒滬蘇浙“鏈主”企業培育經驗,組織國有企業開展結對幫扶,推動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進縣入園”,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形成跨層級、跨領域的政策合力。在金融服務方面,突破現有政策框架,推行“銀團貸款+融資專區”組合模式,持續推廣應用“1+10”全流程融資服務體系。(記者 彭旖旎)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