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暴雨天氣接連上演,氣象部門持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紅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等,部分區域甚至出現特大暴雨,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也隨之而來。暴雨不僅容易造成城市內澇、交通受阻,更可能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對全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此,河南中安建培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為大家梳理一份適用于暴雨天氣的安全防護要點,希望能助力各地民眾平安應對汛期挑戰。
暴雨來臨前,河南中安建培提醒務必密切關注氣象部門通過“中國天氣”、電視、廣播等官方渠道發布的預警信息,了解暴雨強度、影響范圍及持續時間。收到高級別預警時,應盡量取消非必要的外出計劃,尤其是登山、露營、溯溪等涉山涉水活動;若確需外出,需提前告知家人去向,保持通訊設備電量充足,以便及時聯系。居家時,要提前清理陽臺地漏、院落排水口、屋頂天溝等,確保排水暢通,防止雨水倒灌;將陽臺、窗臺上的花盆、雜物移至室內,避免因風雨導致高空墜物;同時儲備手電筒、應急燈、瓶裝水、壓縮餅干、常用藥品等物資,應對可能出現的斷水斷電情況。車輛停放需避開低洼地帶、地下車庫、電線桿旁及樹下,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區域,并確認車輛已購買涉水險,降低意外損失。
暴雨期間,出行安全尤為重要。步行時,盡量避開積水路段,若必須蹚水,可先用長棍試探前方路況,確認無深坑、無裸露電線后再緩慢通過,水深超過膝蓋時切勿冒險前行;遠離路燈桿、變壓器、電箱等電力設施,若發現水面有漩渦、冒泡,或看到電線落入水中,需立即繞行,防止觸電。駕車遇到積水路段,切勿盲目涉水,可觀察其他車輛通行情況判斷水深,若水深超過輪胎一半,或積水淹沒排氣管,應果斷繞行;涉水時保持低速勻速通過,避免中途停車或換擋;河南中安建培提醒,若車輛在積水中熄火,切勿再次啟動,應立即解開安全帶,打開車窗或天窗逃生,轉移至地勢較高處等待救援。乘坐公共交通時,優先選擇地鐵等受天氣影響較小的方式,乘坐公交需遠離車窗,抓牢扶手,遇積水路段停車時,聽從司機指揮有序撤離。
若不幸遭遇洪水圍困,應迅速向就近的樓房高層、堅固屋頂、大樹等高地轉移,切勿貪戀財物;轉移過程中可尋找門板、塑料桶、泡沫箱等漂浮物輔助逃生,也可將衣物、塑料袋等扎緊制成簡易救生裝置;到達安全區域后,通過揮舞鮮艷衣物、敲擊金屬物品、撥打求救電話等方式發出求救信號,清晰說明被困位置。遭遇山洪、泥石流時,要立即向與洪流、泥流方向垂直的兩側山坡高地奔跑,切勿順流而下或在凹形陡坡處停留;若身處山區,聽到類似火車轟鳴的低頻聲響,可能是泥石流前兆,需第一時間撤離至安全地帶。雷暴天氣下,應盡量待在室內,關閉門窗,避免接觸水管、燃氣管道等金屬設施;戶外則需遠離山頂、樓頂、電線桿、廣告牌等空曠或高聳物體,不要在樹下、棚屋等處避雨,以防雷擊。
暴雨過后,安全防范仍不能松懈。河南中安建培提醒,要警惕被雨水浸泡過的房屋、圍墻、廣告牌等可能出現的坍塌風險,不貿然進入被淹的地下室、地下車庫;山區居民需留意山體是否有裂縫、松動,防范雨后可能發生的塌方、滑坡。飲食方面,不飲用未經處理的生水,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飲用水需全部丟棄,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接觸過洪水后要及時用肥皂清洗雙手,若皮膚出現破損,需用碘消毒,預防感染。家中電器、電路被水浸泡后,切勿自行送電,需請專業電工檢查維修,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防止短路引發火災或觸電事故。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暴雨風險各有側重,南方多河流湖泊,需重點防范山洪、城市內澇;北方部分城市排水系統在強降雨下可能承壓較大,內澇風險不容忽視;山區則需時刻警惕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但無論身處何地,掌握科學的防護知識、保持警惕意識都是應對暴雨的關鍵。河南中安建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始終關注公共安全領域,也將持續為大家提供實用的安全防護資訊,希望各地民眾都能提高警惕,做好防護,共同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平安度過這個多雨的汛期。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