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青少年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成果,合肥市高新區城西橋社區服務中心于8月29日下午開展“社區家庭齊發力,平安暑期共防溺”主題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活動突破傳統宣教模式,通過“實景教學+沉浸體驗”的創新形式,組織十余名困境兒童及其家長在專業指導下直面水體環境,系統掌握防溺水自救互救技能。
泳池實戰:從理論到生存技能
活動首站設在游泳館內,孩子們在職業游泳教練的帶領下,開展水中自救專項訓練。教練通過“分層教學法”,現場演示利用衣物制作臨時漂浮裝置、仰漂呼吸控制等實用技巧,并組織模擬溺水場景的實戰演練。困境兒童張明(化名)開心地表示:“今天學到了好多知識,比如抱膝漂浮時要保持鼻腔高于水面,今后如果遇到危險,我一定能照顧好自己,也能幫助其他小朋友。”
救援基地:科技賦能安全教育
隨后,隊伍轉至合肥高新區紅箭應急救援隊作訓基地。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救援隊員通過播放救援教學視頻還原真實溺水場景,通過講解救生衣、救生繩及AED等設施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鞏固孩子們的防溺安全意識。基地展示的皮劃艇螺旋槳、河道抽水泵等專業設備,引發孩子們的濃厚興趣。
多方聯動:構建青少年防溺安全網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5.7萬人死于溺水,其中14歲以下青少年占比達56%。此次防溺水活動突破傳統宣教模式,以沉浸式體驗推動防溺水教育從“耳聽”到“身行”的轉變。孩子們在專業指導下掌握關鍵生存技能,社區、家庭、救援力量多方聯動,形成“教學-實踐-鞏固”的閉環教育模式,構建起青少年安全防護網。
此次創新實踐得到家長高度認可,困境兒童監護人王女士稱:“實地演練比口頭叮囑更讓人安心,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常態化開展。”
(通訊員:唐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