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與防護能力,筑牢青少年網絡安全“防火墻”,團壽縣縣委聚焦青少年群體特點與網絡使用習慣,精心策劃并開展“護航網絡安全,共筑青春防線”網絡安全宣傳主題系列活動,通過多形式、廣覆蓋、接地氣的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安全、健康、文明上網。
聚焦“場景化”,讓安全知識“活”起來。活動摒棄傳統單向宣講模式,以青少年熟悉的網絡場景為切入點,通過“案例解析+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網絡安全知識更易理解、更易吸收。志愿者通過情景展示“陌生網友誘導線下見面”“游戲賬號交易詐騙”“惡意APP竊取個人信息”等典型場景,讓青少年直觀感受網絡陷阱的隱蔽性;結合近期發生的青少年網絡沉迷、網絡暴力案例,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引導青少年認清網絡不良信息的危害。
瞄準“精準化”,為不同群體“量身定制”。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認知特點與網絡使用習慣,團壽縣縣委細分受眾群體,推出差異化宣傳內容,確保宣傳引導“精準滴灌”。面向小學生發放圖文并茂的《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手冊》,用漫畫形式解讀“為什么不能隨意透露家庭住址”“收到惡意信息該怎么辦”等問題;面向高校學生與青年群體聚焦“校園貸陷阱”“求職信息泄露”“網絡兼職詐騙”等高頻風險,積極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手機隱私權限設置”等實用工具,幫助青年提升“技防”能力。面向家長普及“青少年網絡沉迷的信號”“如何與孩子約定上網時間”“家庭網絡環境安全設置”等內容,引導家長承擔起監護責任,與學校、社會形成“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保護合力。
突出“長效化”,推動防護意識“入腦入心”。借助此次活動,團壽縣縣委同步構建長效宣傳機制,推動網絡安全防護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在“壽縣青年”微信公眾號開設“青春護網小課堂”“網絡安全宣傳周”專欄,定期推送網絡安全短視頻、圖文科普、案例警示等內容,用青少年喜愛的“短平快”形式,傳遞網絡安全知識。聯合學校開設“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推動網絡安全教育納入青少年思想引領工作體系,從“被動防護”轉向“主動守護”。
“此次主題宣傳活動,不僅讓青少年掌握了實用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能,更引導其樹立了‘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的意識。”團壽縣縣委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持續聚焦青少年網絡權益保護,創新宣傳形式、延伸服務觸角,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環境。
通訊員 陳德倩
本網見習記者 陳璐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