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本網訊(記者 彭園園)今年是安徽自貿試驗區揭牌運行5周年。10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五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
踐行“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我省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較好完成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改革任務,形成23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7項為全國首創,1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區內市場主體達8.4萬家,是設立之初的2.7倍。今年前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2297.2億元,同比增長32.3%,占全省比重為31.6%。今年前8月,安徽自貿試驗區實際到位外資80.4億元,同比增長35.3%,為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
5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世界經濟。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落地全國首批汽車變速箱、長三角首個投影儀等保稅維修項目,開展全省首單區外保稅維修業務等。提升開放樞紐量級,打造長江流域首個航運要素大市場,建成蕪湖港汽車滾裝碼頭。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宣機場專業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已開通16條國際全貨機航線。
5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不斷推進集成制度創新、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打造“科創自貿”,首創“賦權+轉讓+約定收益”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新模式、新型研發機構技術經理人股權激勵等集成改革,催生一批科創企業,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超3400家,是設立之初的2.3倍。開展全產業鏈開放創新,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推出開放創新舉措,落戶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等一批新平臺、新技術、新場景。
5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簡化外國人來華工作、停居留審批程序等,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省數據交易所落地自貿試驗區,上線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中醫藥等六大行業、12個領域1176款數據產品;全國首創科創票據、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模式,金融開放實現新突破。
此外,我省深度融入國家戰略,主動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推動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聯動接卸”監管新模式、“一單制”“一箱制”運輸模式等多項舉措入選全省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標志性成果。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