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學霸”小檔案


謝雨晴
合肥市第八中學2024屆高中畢業生
高考成績656分,安徽省歷史方向第168名
現就讀于南京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
謝雨晴: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
學習經歷篇
故事的起點并不如意。
身處小地方,就讀于小學校,這樣的環境極易讓人坐井觀天。即便是雞頭,走出這里也不過是鳳尾。我初中的學校規模很小,一個年級僅有百余人,競爭壓力不大,機會也相對容易獲得。總是穩居年級前五,難免助長了驕傲的情緒,那時的我正是如此。
因此,當老師遞給我一張“強基計劃”報名表時,我毫不猶豫地表示一定能行。
數學、物理、歷史,究竟該選擇哪一門呢?
自幼我便對歷史情有獨鐘,《大秦帝國》《啞舍》是讓我對歷史產生熱愛的啟蒙之作。我性格文靜,有時能整個下午靜坐讀書,只為讀完一本歷史著作。每每讀畢,常淚流滿面,為歷史中的那些遺憾而感傷。
歷史中的遺憾已無法彌補,但未來的道路依然光明。我不愿給自己留下遺憾,因此毅然決定——選擇歷史。
然而,鋪墊了這么多,意外卻如期而至。
是的,我未能考入合肥八中的歷史“強基班”,高一入校時,我只是實驗班的一員。
甘心嗎?有落差嗎?當然。我一直自視甚高,卻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的自命不凡和妄自尊大,瞬間暴露無遺,但這并未令我氣餒,反而激發了向上挑戰的勇氣。
高一那年,我的生活幾乎只有學習。最引以為傲的戰績是:一整年只去了校園小賣部兩次。第一節晚自習完成所有作業,第二節晚自習則刷自己購買的教輔資料。我的努力終見成效,高二分班時,如愿進入了歷史方向的“強基班”。
然而,我卻難以適應新的環境。高二時,為了每次考試都能進入班級前五,我拼命學習每一門科目,沒有短板,卻也缺乏突出優勢。突然間摒棄掉一些科目,專注于幾門主課,我并不占優。
一次又一次的倒數排名,讓我陷入迷茫:我的選擇真的正確嗎?難道我只適合做雞頭?明明和高一時一樣努力,為何成績依舊不理想?是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嗎?該如何改進?整個高二在不斷的試錯中度過,我曾一度認為,自己只能取得末流成績。
但我仍有夢想,渴望進入一所優秀的大學,從事歷史研究,觸摸那些古老的文獻,接近那些被塵封的過往。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學校開放了自習室。在家難以專心學習,我便報名參加,每天8點半開始,我7點就到,帶著一大罐咖啡,從早到晚刷高考卷。高三開學考,我成功進入年級前15。
然而,我的心態并不穩定。九省聯考時,數學題型突變,看到答題卡的那一刻,我慌亂無措,未能發揮出應有水平。
因此,我更加努力。一遍遍地刷數學錯題,一次次地找英語老師批改作文,一輪輪地復習政治筆記。
高考前,我在最后一張便利貼上寫道:“明日抱劍金陵去,史載風華三千文。”
故事的結局圓滿,我如愿以償。
學習經驗篇
1.心態:保持良好心態至關重要。文科成績波動較大,既考驗實力也考驗發揮,因此心態必須穩健,不可因一次考試失利就持續懷疑自己,應始終堅信自身具備達成目標的能力。
2.計劃:刷題需有條不紊,規劃先行。晚自習開始前,先花幾分鐘梳理當天任務,預估每項任務所需的時間,以防分心導致時間不足。例如,晚自習的大段時間可用于系統解答數學題,零碎時間如課間則可做史政選擇題。大考前,務必明確各科目薄弱環節,制定針對性復習計劃,如今天復習半小時政治,明天復習半小時歷史,提前行動,避免考試前夕匆忙。
3.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且方法應隨個人狀態靈活調整。例如,我平時不喜歡站立背書,以免影響紙上思維框架的構建,但困倦時則會站立背書以提神。
4.獨立思考:一定要獨立思考,避免盲目模仿他人學習方式。隨意跟風易導致三心二意、手忙腳亂,打亂自身學習節奏。
5.求助:學會向老師和同學求助。例如,我英語基礎較薄弱,每次大考后會將作文交予英語老師批改,老師會詳細指出語法錯誤及更佳表達。對于模糊的歷史概念,我也會主動詢問老師,避免閉門造車。幸運的是老師和同學都樂于提供幫助。
6.錯題:首先,數學錯題整理并非簡單抄錄答案,而應自行重做,明確錯誤點,并梳理常用公式和方法。其次,錯題整理不限數學,史政等科目同樣適用。可將易錯時間、概念及選擇題錯句整理成冊,系統復習,避免重蹈覆轍。
7.習慣:養成良好習慣至關重要。桌面整潔,書本分類放置,教材與教輔分開或按科目歸類。試卷有序整理,便于查找。此外,語文、英語等科目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做題時積累好詞好句,擴充詞匯量。
(謝雨晴口述、記者徐徐整理)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