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近日,記者從六安市水利部門了解到,為落實“工業強市”工作部署,指導企業深挖節水潛力,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該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探索展開了“節水診斷”公益服務。
六安市地處大別山區,淠河、史河、杭埠河穿境而過,同時擁有佛子嶺、響洪甸等6大水庫。“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雖然六安水資源較為豐富,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屬于輕度缺水城市。”六安市水利局水資源科科長石全告訴記者,目前,該市工業用水量約1.3億立方米,但用水的效率相比先進地區落后較多,存在較大節水潛力。
為此,六安市水利局在全市范圍內對企業進行摸排調查,在管網內和自備水源用水大戶中確定了兩家企業,探索主動上門開展“節水診斷”服務,為企業節水出謀劃策。
“節水診斷”并不是上門檢查,是希望幫助企業解決用水浪費的實際問題。在診斷中,六安市水利局注重為企業送技術、送政策、送服務,邀請省水利廳、省水科院專家參與上門服務,重點從企業用水效率、工藝技術裝備、節水管理體系等方面開展診斷,在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工藝優化、管理提升等軟硬件方面為企業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建議;向企業宣傳介紹涉水稅收優惠政策及“節水貸”金融支持政策;后續該局安排專人進行跟蹤指導服務,幫助企業一步步實現節水目標,全方位系統性地提升用水水平。
“我們主要經營羽絨原料生產,水洗環節用水量很大。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改造實現降本增效,但過去這項工作一直缺少抓手。”安徽芙芮雅羽絨有限公司是本次“節水診斷”的服務對象之一,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市水利局請來了省里的專家上門指導,為企業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目前企業修訂完善了用水管理制度,并在積極謀劃對設備、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升級后有望年用水量節約近17萬立方米。
據了解,六安市水利部門還將進一步加大節水診斷的實施范圍,走進更多企業開展這項公益服務。同時,加大后續跟蹤服務的力度,確保企業能從“節水診斷”公益服務中真正受益、水資源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
·編后·
由“上門檢查”變為“公益服務”,“節水診斷”體現了六安市水利部門為企服務理念的升級。走進企業送技術、送政策、送服務,設身處地站在企業的角度提供一份“診斷報告”,拉近了政府和企業之間距離,讓企業和自然資源雙雙受益。(記者 袁野)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