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11月11日,合肥市倫先小學以“非遺傳承與科技創新”為主線,組織四年級學生前往磨灘研學基地,開展了一場集自然探索、非遺體驗與科學實踐為一體的沉浸式研學活動。同學們在戶外課堂中探尋知識奧秘,在動手實踐中涵養文化自信,度過了充實且有意義的一天。



上午9點,滿載著孩子們熱切期待的大巴車抵達研學基地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陸續開啟。在“綠野尋蹤”活動里,同學們化身為“植物偵探”,走進郁郁蔥蔥的園區,觀察植物器官、觸摸樹皮紋理、收集特色落葉,細致地記錄不同葉片的形態特征,通過小組協作完成“植物成長日記”,在直觀感受中領略自然生命的堅韌與奇妙。在愛馬樂園,大家在專業指導員的帶領下,近距離投喂土撥鼠、鴯鹋等可愛萌寵,觀察動物的進食習性,還勇敢挑戰“盤絲洞”繩網迷宮,在歡聲笑語中鍛煉了勇氣與平衡力。在多巴胺沙灘上,粉色沙粒映襯著孩子們燦爛的笑臉,大家積極參與“寶石尋寶大賽”,用貝殼、石子和落葉創作創意沙畫,在秋千接力中釋放天性,盡情享受戶外時光的歡樂。




午后的研學內容更是精彩紛呈。在“自然藝術家 - 年輪拓染”課程上,同學們圍坐在樹干切片旁,聆聽導師講述年輪背后的生長故事,親手用環保顏料將樹木紋理拓印在帆布包上,讓自然印記與非遺技藝完美交融。在葉形任務卡挑戰中,大家對照任務描述穿梭于園區,尋找匹配的葉形和葉脈,在對比分類中加深對植物知識的理解,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讓探索過程充滿樂趣。在創意葉子面具制作環節,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用收集的葉片、羽毛等自然材料拼貼造型,一場熱鬧的“自然面具秀”展現出滿滿的創造力。在戶外科學秀現場,馬德堡半球實驗展示了大氣壓力的神奇,“火云掌”讓手掌與火焰親密接觸,伯努利原理“機關炮”精準發射乒乓球,抽象的物理、化學原理通過趣味互動變得通俗易懂,激發了同學們的科學探索熱情。在非遺漆扇制作環節,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水與漆的流動藝術,將色彩斑斕的漆液轉化為扇面上的獨特紋路,親手打造屬于自己的非遺文化紀念品。





此次研學活動巧妙地將自然教育、非遺傳承與科技創新相融合,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了觀察分類、動手實踐和團隊協作能力,更在親身體驗中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真正實現了“在行走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韓靜)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