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介紹了安徽省“十四五”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四五”以來,全省工信系統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干字當頭挑大梁,創先爭優往前趕,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呈現位勢向上、結構向優、質效向好、產業向新、企業向強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制造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跨越升級,我省歷史性邁入工業大省行列。
一、位勢向上。安徽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建立完善工作推進、監測調度、常態化服務3項工作機制,精準施策解難題、增動能、聚合力,促進工業經濟展現出“往前趕”的強大韌性與活力,特點可以用“快、進、升”來概括。“快”是指增速較快,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比全國高2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領跑長三角和中部。“進”是指總量進位,全部工業增加值達1.42萬億元;規上工業營收由3.8萬億元增加到5.5萬億元,從全國第12提升到第6位,居中西部首位。“升”是指貢獻提升,“十四五”以來,工業對全省GDP增長貢獻率均保持在30%以上,2024年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至41.9%,今年前三季度更是達到46.4%,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和“火車頭”作用愈發凸顯。
二、結構向優。安徽持續深化“雙招雙引”,提升世界制造業大會的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水平,聚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促進制造業走上了“強筋壯骨、攀高向強”的結構優化快車道。“十四五”以來,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6.1%,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40.3%提高到43.6%、占比居全國第3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由12.2%提高到16.1%,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7.8%,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6.2%、創“十四五”以來新高;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由33.5%提高到42.4%,高于全國7.8個百分點。
三、質效向好。安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智能綠色轉型,探索“畝均論英雄”改革安徽路徑,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從全國第7提升至第6位。加力向“高”攀登。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擁有200多家“國字號”創新平臺,目前全省營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活動的覆蓋率達九成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員工人均創造營收由146.8萬元提升至187.2萬元,畝均營收、畝均稅收分別增長超30%、近40%。加速向“智”發力。“十四五”以來,我省制造業“智改數轉”全面提速增效,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數量從不足1000家增長到目前的2.33萬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由全國第15提升至目前的第5位;培育了一批帶動產業鏈式轉型的全球“燈塔工廠”、國家級智能工廠和5G工廠,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加快向“綠”而行。到2024年底,規上工業以年均3.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7.9%的增加值增長,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4.2%、比全國多降4個百分點。
四、產業向新。安徽堅持以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為主攻方向,“一鏈一策”促進汽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制造強省建設的“產業脊梁”更加堅挺。“十四五”以來,全省汽車、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分別增長了2倍和15倍,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汽車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裝備制造產業營收突破1.2萬億、躍居全國第6位,其中高端裝備營收占比近五成,工業車輛產銷量、國產六軸機器人出貨量均居全國首位;電子信息產業營收連跨兩個千億臺階、2024年突破5000億元,全省DRAM動態存儲器芯片產量全球第4、全國第1,液晶面板顯示驅動芯片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率全球第1;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3位。同時,安徽制造品牌“出圈”和實力“出海”呈現出強勁勢頭,全球近10%的顯示面板,全國約8%的工業機器人、10%的汽車及新能源汽車、15%的家電、20%的光伏組件、30%的光伏逆變器和工業車輛都是“安徽造”;“十四五”以來,機電產品占全省出口總值比重由59%提升至70.4%;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出口額同比增長71.9%。
五、企業向強。安徽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建立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生態加快形成。優質企業梯度成長。“十四五”以來,規上工業企業數由1.8萬戶增加到近2.5萬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0.85萬戶增加到2.3萬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由2818戶增加到7221戶,均增長約2倍,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戶、居全國第8位,專精特新“金字招牌”更加閃亮;營收超十億元企業由454戶增加到775戶,超百億元企業由36戶增加到61戶,超千億元企業由4戶增加到6戶。優質項目加快落地。2022—2024年,全省招引項目連續3年突破1萬個,其中50億元以上新開工制造業項目累計129個;“十四五”以來,全省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制造業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優質服務企業有感。創新打造具有安徽標識度的“益企賦能”服務品牌,建成“1+16+X”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即1個省樞紐平臺、16個市級綜合窗口服務平臺、X個入駐平臺網絡的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幫助解決企業融資難、轉型難等共性問題,以為企服務的“精準度”激活企業成長的“加速度”。安徽打好“貸、投、板”組合拳,以“金融活水”賦能“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目前全省186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超過半數都是“專精特新”企業。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