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9月15日下午,在壽縣第一實驗小學藝術樓報告廳,紅領巾廣播站上頒獎典禮正在舉行。
12名“優秀播音員”從輔導員手中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證書時,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的笑容。屏幕上播放著他們平日播音的精彩片段,掌聲此起彼伏。
在壽縣第一實驗小學的校園里,紅領巾廣播站以一方小小話筒為橋梁,將育人理念融入每一段聲波之中。通過規范運營筑牢宣傳陣地,以特色內容涵養心靈成長,五育融“聲”的教育理念在此落地生花,成為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實踐的一扇鮮活窗口。

陣地筑基:專業引領下的“童聲堡壘”
規范有序的運營機制,是廣播站發揮育人實效的堅實基礎。學校少工委委員代會珍專職負責廣播站工作,構建起“教師精準指導+學生自主實踐”的協同模式——播音員從五、六年級各班擇優推薦,實行班級輪流播音制,充分保障參與的廣泛性和公平性。
“從最初面對話筒時的手足無措、聲音發顫,到如今能從容流暢地完成播報,這份勇氣的積攢、表達力的提升,都離不開廣播站一次次給予我的歷練與滋養。”
六(7)班學生告訴記者。為不斷提升播音品質,少先隊大隊部定期組織專業培訓,代會珍圍繞發音技巧、稿件處理與情感表達等內容傾心指導,從責任意識到專業素養全面賦能,讓小播音員們真切體悟“話筒雖輕,責任千鈞”的深刻內涵。每周三下午大課間,經過代老師審稿打磨的節目如約而至,成為全校師生共同守候的“聲音風景”。
欄目塑形:浸潤心靈的“聲音課堂”
“即將畢業,最舍不得的就是這個充滿回憶的廣播站。它讓我從膽怯變得勇敢,從聽眾變成參與者。這些珍貴的聲音記憶,將永遠在我心底回響,成為童年最溫暖的印記。”六(7)班學生李思玥說。
“校園直通車”聚焦校園最新動態,及時傳遞“悅·閱讀”整本書閱讀啟動、愛國主義讀書活動及各類節慶賽事等精彩瞬間,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與先進典型,以真實故事傳遞正能量,用身邊榜樣引領成長;“文化傳承站”依托壽縣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學校閱讀特色,講述中華傳統故事,品讀經典名著選段,結合推普周、傳統節日等契機解讀文化內涵,與“弘揚中華文明,擔當文化使命”的育人主題緊密呼應......圍繞校園育人主線與學生成長需求,該校廣播站精心打造多元欄目矩陣,讓教育在聲音中自然流淌、潤物無聲。
育人有聲:雙向成長的“文化紐帶”
廣播站不僅是德育宣傳的前沿陣地,更是學生鍛煉能力、展示風采的實踐舞臺。該校播音員們全程投入撰稿、編排與播音等環節,在一次次演練與播出中錘煉表達、提升文筆、強化責任,實現從“參與者”到“校園小主人”的美麗蛻變。通過播報新聞、傳頌典型,廣播站將“書香校園”“文化自信”等理念悄然傳遞,有力助推校風班風建設,使勤奮、友善、進取的價值觀深入人心。各班級積極支持稿件征集與收聽組織,形成“教師引領、學生主體、全員參與”的良性互動氛圍。每一段聲波,都成為記錄成長、滋養心靈的生動印記,真正踐行了“用真誠的聲音,點亮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通訊員 代會珍 本網見習記者 陳璐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