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編者按 2025年,懷寧縣人民政府把“陽光體育”納入民生實事,懷寧縣教育局積極響應號召,以“校內提質+校外競技”為抓手,構建“鍛煉+競賽+監測”三位一體的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體系,切實增強校園體育活力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助力“五育并舉”,確保民生實事政策紅利惠及廣大青少年。
“陽光體育”浸潤懷寧校園
夕陽的紅霞灑落在操場上,綠茵上的足球小將個個精神抖擻。“點球開始”,隨著裁判的號令,在懷寧縣石牌初中隊隊員魯佳含一球進網的瞬間,該隊拿下了最為關鍵的一分,并勇獲冠軍。這是懷寧縣中小學生足球聯賽初中男子組冠軍爭奪賽的秒殺時刻,也是2025年“徽青賽”懷寧縣聯賽圓滿落幕的定格畫面。
完善設施提供保障 課內提質夯實基礎
完善體育基礎設施是推動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保障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條件。近年來,懷寧縣持續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對體育場地、器材及配套設備的投入與更新力度,積極建設體育館、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等多類型運動場所;同時注重設施的安全排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多樣化、多層次的體育鍛煉需求,切實增強學生體質,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洪鋪鎮是懷寧縣教育重鎮,也是偏遠鄉鎮,2024年以來,懷寧縣教育局先后投資400余萬元改擴建洪鋪鎮初級中學、洪鋪鎮中心學校運動場,配備標準的籃球場、足球場和田徑場等設備,改善了學生的體育運動條件。“學校運動場建成后,為建設體育特色學校提供了更好的教學空間,學生課間的運動愿望更強烈了,學校的辦學水平也有了更顯著的提升。”洪鋪初級中學校長陳壽七介紹說,這項工程被他列為2024年校黨組織“書記領辦事項”,當年也交出了滿分答卷。這項工程為學校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學校創辦體育特色學校注入新的活力。
體育課程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育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為保障學生每天運動時間不低于兩個小時,懷寧縣教育局深入貫徹落實體育教育課程實施方案,要求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上午和下午各開設30分鐘大課間活動,調整課間時長為15分鐘,為學生的課間運動提供了充足時間。
坐落在戲曲之鄉的石牌鎮中心學校是黃梅戲特色學校,校園文化以黃梅戲為主旋律。2015年,黃梅戲教師陶英男把黃梅戲動作融入課間操,創作了一套黃梅戲課間操,讓學生在新穎的體操運動中陶冶情操,這種體育與美育的融合既傳承了非遺,又豐富了學生課間活動。2019年,該套黃梅戲課間操經專業教師團隊精心編制后在安慶市各中小學校推廣。
社團活動激發興趣 賽事活動驅動發展
自2021年秋季學期“雙減”政策落實以來,各學校發揮自身優勢,開辦特色鮮明的社團,其中體育運動類社團如火如荼,足球、乒乓球、籃球、花式跳繩、武術社團等備受學生青睞。這些體育活動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又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健康,為體育運動會的舉辦打下了良好基礎。
懷寧縣平山鎮是中國第一位武狀元王來聘的故鄉,這里素有崇尚武術的傳統。平山鎮中心學校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在校園開設武術社團,聘請懷寧縣武術協會會員到校任教。社團活動期間,學生們從基礎的扎馬步到一套行云流水的動作進階學習,師生在每一抹夕陽下流出的汗水將會在賽場中收獲榮光。2023年開始,懷寧縣舉辦中小學生武術比賽,平山鎮中心學校武術社團抓住了一展風采的機會,在縣級比賽中脫穎而出,代表懷寧縣參加市級比賽載譽而歸。該校用專業的武術技能承辦縣級比賽,學生胸有成竹地參賽,多個武術競技獎項花落平山,該校的特色品牌在這類比賽中綻放異樣的光彩,“武狀元之鄉”美譽再度盛傳。
“發揮地域特色文化,傳承武術精神是我校創辦武術社團的初衷,讓校園不僅有朗朗讀書聲,還有武術操練聲。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在課后專心習武,每個學生身上不光要有書香,還要有汗味,強壯的身體才是讀書最堅實的保障。”平山鎮中心學校校長鄔金寶介紹辦武術特色學校的初衷。
體育比賽是弘揚拼搏、競技精神的主戰場,也是鼓勵中小學生體育運動的重要舉措。懷寧縣教育局把舉辦體育賽事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來抓,每年開展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乒乓球比賽、足球聯賽、武術比賽等賽事,以賽促教、以賽代練、以賽育人,為學生的體育特色發展提供更加寬闊的舞臺和發展賽道。
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是懷寧縣體育教育盛大賽事,也是懷寧縣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縮影。2025年懷寧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在縣體育中心舉辦。比賽設置76個比賽項目,共有649名運動員參賽。時間主要設置在周末,家長可以在周末時間到比賽場地外“圍觀”,懷寧縣教育局為此做了詳細周密的安排,制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安全預案,積極與公安、衛健部門對接,提供安全和醫療保障,護航比賽全程師生安全。
賽場上,各校運動員用最飽滿的熱情和最佳的狀態參加比賽,奮力奔跑、跳躍、投擲......每一個動作都釋放出青春的活力與朝氣。在跑道上,短跑運動員們如離弦之箭,飛速沖向終點;長跑運動員們則憑借著頑強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著;跳高場地,運動員們輕盈一躍,似展翅雄鷹挑戰著新的高度;鉛球場地,運動員們鉚足力氣,將鉛球奮力擲出,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賽場外,家長和隊友的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整個體育中心沉浸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之中,“陽光體育”之花在此刻綻放。
體質抽樣監測水平 教師引領個性發展
掌握學生身體素質并非書面答卷而能為之,是需要采集上萬個學生多項體育技能的動作測評數據。懷寧縣教育局自2023年以來引入第三方專業監測機構,使用專業儀器對各中小學校學生體重指數、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長短跑、視力等項目抽測,依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評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和學校體育健康工作落實情況。2025年第三方機構升級設備,借助人工智能,通過AI人臉識別身份、專業動作判定等技術提升了測評效率和質量,為監測全縣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提供了精準數據庫。
“每年常態化開展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是為學校體育課程開設、學生身體素質和教師專業素養的綜合性測評服務。隨著數字化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與體育深度融合,為我們的測評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數據,這是我們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的資源包,具有參考性和指導性。”懷寧縣教育局基教股負責人陳嚴飛介紹說。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主導者,是深入貫徹落實“五大行動”的主力軍。近年來,懷寧縣持續加強體育教師管理,常態化開展繼續教育、專題培訓、新課標集中學習等活動,組織開展教學視導、優質課賽、課題研究等教學教研活動,提升體育教師教科研能力,培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目前,全縣中小學專業體育教師共150余人,為學校體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師資保障,成功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等特色學校近30所。
懷寧縣小市初中始終堅持“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將足球運動納入校本課程體系,積極推動校園足球文化建設,2016年該校成功創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這一辦學特色的創建得益于一位癡迷足球運動的教師葉傳兵。2009年,葉傳兵畢業于安慶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因為熱愛體育教育,他選擇回鄉教書育人,先后在茶嶺二中、小市初中任教。因為熱愛足球,他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學習踢足球,然后組建了不同年齡段的男女校足球隊,定期開展班級聯賽和足球嘉年華活動,主動聯系周邊學校開展校際足球聯賽。通過足球運動,增強了學生體質,更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和頑強拼搏的品格。學生在足球場揮汗如雨,釋放了學習壓力,激發了運動活力,增強了學習動力。在葉傳兵的專業指導下,學校足球隊多次在縣市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葉傳兵也在足球教學活動中逐漸成長,先后在教育部主辦的專題培訓活動中被評選為“浙江師范大學承訓點優秀學員”“青島理工大學承訓點優秀學員”,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體育道德風尚裁判員”“優秀裁判員”等榮譽稱號。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發育、審美素養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懷寧縣在體育教育上編排一套“組合拳”,聚焦教師引領、課內提質、社團拓展、賽場競技、特長生培育等方面縱深推進體教融合,為青少年全面發展奠基。2025年,懷寧縣振寧小學運動場在非教學時間段向社會群眾開放,體育運動熱潮從校內向校外涌動,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蓬勃發展。
2025年中小學生足球聯賽決賽

平山鎮中心學校武術社團操練
(李未停、記者徐徐)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