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流光溢彩,靜待四海賓客。
合肥,這座開放之城,正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來自世界的客商與賓朋。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將在合肥隆重召開。共赴“制造之約”,與會者將圍繞“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碰撞思路、匯聚智慧。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今年的盛會主題與去年保持一致,這也是自“制造世界?創造美好”將“制”改為“智”后,繼續沿用上屆主題的一屆大會。這一細節,凸顯出安徽逐“新”向“智”、共創“智”造未來的堅定追求,這是“不變”的方向。
作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的重要國際會議、安徽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發軔于2018年的世界制造業大會永久落戶安徽,今年是安徽第8次舉辦這一盛會。開放的安徽,正日益站上世界制造業的舞臺中央。
共赴“智造之約”,世界再聚首。本屆大會有哪些亮點值得期待?
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進一步實現了規模、內容、國際化“三重升級”。4場重大活動、6場項目對接活動、23場專項活動,從安徽與央企的座談會,到“皖企”與跨國公司對接會,再到皖港澳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交流對接會......規模更大、內容更豐富,成為鮮明變化。盛會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將為企業帶來“可感可觸”的新機遇。
而開放,是世界制造業大會與生俱來的基因。“外賓人數占比將超過50%”。嘉賓中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人士,也有在市場上拼搏的企業代表,以及在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國際組織、商協會負責人。國際化元素豐富,凸顯這一盛會的全球影響力。
既有“不變”的追求,更見“變化”的新意,在“變”與“不變”中演進,世界“轉身”望見安徽、走進合肥。這座創新之城、開放之城,正吸引世界的目光,帶動全球的腳步。在安徽開放發展的進程中,這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推動開放發展,僅辦好一場盛會還遠遠不夠,更需在內容上深耕、在“未來產業”上發力,答好“創新之問”,進一步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讓安徽的“智造業”節節拔高,為“智造世界?創造美好”注入更強勁的安徽新動力。
安徽是制造業大省,如何更快更好地推動江淮大地由“制”向“智”迭代升級?打開人們對未來更豐富的想象力,安徽顯然被寄予厚望。
從全球智能制造分工來看,近10%的顯示面板、約8%的工業機器人、10%的汽車、11%的新能源汽車、15%的家電、20%的光伏組件、30%的光伏逆變器、50%的光伏玻璃都在安徽生產。這些占比表明,安徽在推動“智造世界?創造美好”主題落地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安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從全國第7位提升至第6位,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大關,擁有200多家“國字號”創新平臺......站在新的起點上,安徽應有更大作為,在自身擅長領域貢獻智慧、提供思路。
世界的制造之“約”,安徽的創新之“躍”。如何“躍”?思路,“導航”前進的方向,就深蘊于日常實踐之中。無論是全省季度工作會議上提出的47個“創新之問”,帶動全省各地、千行百業積極作答、破題創新;還是從企業需求和期待出發,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抓創新;抑或在新春第一會上聚焦創新布置任務,專門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讓企業家站“C位”、讓創新者“吃香”......安徽“彎道超車”有“策”,抓創新不遺余力,在拓展自身發展空間、搭建企業“躍升”臺階的同時,更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這從本屆世界制造業大會規模繼續擴容上,便能管窺一二。
世界制造業大會年年舉辦、屆屆出彩,合作訂單越拉越長,“科技盛宴”越烹越“香”,這正是來自世界的“集體肯定”。
本屆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從啟發思考的主旨演講,到外界關注的重大項目對接,再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大會發布......環節環環相扣、鏈上發力,凸顯用足優勢、吸引投資的用意。近千個簽約項目、超過4000億元的投資,以及即將開展的皖北地區制造業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動,將為江淮各地、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投資機構帶來嶄新機遇,有望形成更多“來有所獲、來有所成”的務實成果。
辦好“家門口”的國際盛會,安徽為全球“智造”帶來新的期待。此刻,也正是科技“皖企”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依托世界制造業大會“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期待更多江淮企業拿出“看家本領”,亮出“壓箱絕活”,以“小我”之力,為“智造世界?創造美好”注入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