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初秋的清晨,金寨縣油坊店鄉東蓮村籠罩在薄霧與晨光之中。雨后的村莊清新如洗,茶園青翠,稻谷金黃,遠山如黛,村落寧靜。村民們望著眼前這幅和諧美麗的畫卷,心中滿是欣喜與感激。而這背后,離不開一個名字——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拼命書記”的劉永強,這位由安徽省委辦公廳選派至東蓮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暴雨中筑起“紅色堤壩”
去年7月,劉永強剛到東蓮村報到,就遇到了近20年未遇的特大暴雨。山洪咆哮、道路塌方、通訊中斷......危急時刻,他沒有絲毫猶豫,帶頭沖鋒在前。連夜轉移村民、鋪設防汛安全帶、清理落石樹枝,他用責任擔當筑起守護生命的“紅色堤壩”。
暴雨過后,村里的多處道路出現損毀、塌方、滑坡等情況,部分路段交通被完全阻斷,嚴重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與安全出行。劉永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方奔走呼吁,先后往返縣里相關部門多達12趟。最驚險的一次,他從縣城返回村里時已是凌晨。濃霧籠罩的山路能見度很低,車窗外就是令人目眩的幾百米深的懸崖。“說不怕是假的,但為了村民,一切都值了。”他不懈努力,成功爭取到財政資金用于道路修復,確保了村民安全出行。正是通過這次并肩作戰的經歷,村民記住了這個在危急關頭擋在他們前面的年輕人,并親切地稱他為“拼命書記”。
隨后,他又從縣發改委爭取到20萬元水庫移民資金,實施了花園村民組道路拓寬升級改造工程。據東蓮村黨支部書記皮國芳介紹,劉永強駐村以來,累計為東蓮村爭取各類資金160余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條件。
汗水里澆灌“振興沃土”
鄉村全面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基礎設施改善了,如何帶領村民致富增收,過上好日子,又成了劉永強心頭的大事。
東蓮村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地形,全村耕地只有2000畝,人均僅4分田,地塊小、起伏大、不規則,且分散零碎。長期以來,村民主要依靠采茶為生,但近年來茶葉市場“量增價跌”,茶農收入連年下降,產業發展面臨瓶頸。
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劉永強發現東蓮村的茶葉品質優良,但缺乏精深加工和品牌推廣,產品附加值不高。他立即行動起來,大力引導和帶領茶企開展夏秋茶生產,實施茶葉精深加工,探索開發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文旅商品等衍生品。“我們要讓每一片茶葉都實現最大價值”。他親自帶隊參加安徽省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安徽省國家茶葉博覽會等活動,現場不僅當起了推銷員,還當起了講解員,向客商宣傳東蓮村茶葉的特色。
此外,劉永強還敏銳地了解到金寨縣正鼓勵發展中草藥產業。經過實地考察和研判,他發現野菊花等中草藥成熟周期短、投入成本低、市場需求量大,而東蓮村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野菊花、鳳仙花、白杞等中草藥。在充分征求村“兩委”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后,他說干就干,積極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中草藥特色種植。去年,全村種植野菊花面積達100余畝,銷售額突破30余萬元,帶動150余戶村民實現戶均增收2000余元。如今的東蓮村,茶香與藥韻交織,產業紅火興旺,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有盼頭。
燈火處守護“萬家溫暖”
今年7月2日傍晚,一場緊急救援讓全村人再次見識了這位“拼命書記”的真性情。當時,75歲的胡貞華老人突發疾病暈倒在家。救護車趕到村里后,因不熟悉路況,在村里來回打轉。正在村部附近的劉永強發現這一情況,立即主動上前詢問。
“時間就是生命!”了解情況后,劉永強二話不說,跑步在前為救護車帶路。然而,新的困難又出現了——連日暴雨導致通往老人家門口的通信光纜和電纜下垂,救護車無法通行。危急時刻,他與熱心村民找來竹竿,用雙手托舉出一條“生命通道”,確保了救護車順利通過并將老人及時送醫救治。
這件事很快在村里傳開,胡貞華老人逢人便說“劉書記是我的救命恩人”。有人問他:“劉書記,當時路上這么多電線,你就不怕有危險嗎?”他堅定地回答:“沒來得及多想,只想趕緊救人。就算讓我再做一次選擇,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沖上去。”
駐村以來,劉永強始終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累計為村民辦理孤兒認定、殘疾證發放等民生實事98件,邀請省立醫院專家進村開展義診,修繕路燈56盞,為136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爭取助學金8.64萬元。他還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機制,創新開展暑期公益課堂。這些務實舉措托舉起村民“穩穩的幸福”,贏得大家交口稱贊。
不以山海為遠,勇挑責任重擔;愿以情深不渝,推進鄉村振興。如今的東蓮村,產業興旺、村容整潔、鄰里和睦,處處洋溢著幸福的氣息。而劉永強也從一個“外來干部”變成了東蓮村村民信任的“自家人”。他走在村里,總能聽到親切的問候。這位大山里的“拼命書記”,用一步步堅實的奮斗足跡,為東蓮村鋪就一條通向美好未來的振興之路。
寄語:
劉書記是一個有情懷、有擔當、有干勁的人,是廣大駐村干部的優秀標桿,也是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他到東蓮村后,真抓實干、主動作為,給我們做了很多實事、好事,贏得了各級領導和村民的交口稱贊。他踏實苦干、無私奉獻,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經常加班到深夜。他干事勁頭足、工作有方法,帶領村“兩委”到縣發改委等單位爭取項目資金支持。他敢闖敢拼、勇于創新,帶領村民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描繪了鄉村振興的新圖景。他為民情懷深、群眾口碑好,始終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些創新做法得到縣委主要領導肯定,并在全縣推廣。村民們都夸:“劉書記沒架子,說話接地氣,是個實在人。”
□東蓮村黨支部書記 皮國芳

劉永強(左)調研中草藥種植情況
(記者 謝婷婷)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