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銅陵整合十一個部門的三十二類數據,構建社會救助大數據系統——
“虛擬救助員”精準救助“沉默的少數”
依托政務云平臺搭建社會救助大數據系統,通過數字賦能推動全市社會救助工作由“被動救助”向“主動救助”、分散型救助向綜合型救助轉變。在銅陵,這個社會救助領域的智慧系統,由于其快捷精準、服務高效的特性,又被稱為“虛擬救助員”。
隨著數據持續豐富,相關機制不斷完善,“虛擬救助員”在銅陵市社會救助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分層分類、精準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更增強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數據織密“預警網”
“我還沒申請,工作人員就給我送來了救助金。”接過社區工作人員送上的臨時救助金,銅陵市銅官區金口嶺社區居民楊女士的眼角泛起了淚花。
父親去世、母親患病,楊女士邊打工邊照顧母親,經濟本就不寬裕。今年3月,母親病情加重、支出增加,楊女士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由于對救助政策不了解,她并未想起申請臨時救助。
“社會救助大數據系統發現楊女士母親的醫保支出異常后,向網格員發出了預警信息。走訪核實后,我們立即啟動臨時救助。”銅官區民政局黨組成員、低保中心主任方莉介紹,對楊女士來說,臨時救助金不僅緩解了經濟困難,更是一種精神慰藉,“臨時救助后,我們還將跟進關注。”
據介紹,銅陵市搭建的社會救助大數據系統整合了民政、醫保、人社、衛健等11個部門的32類、共703萬條數據,分類分級構建了“家庭支出驟增”“家庭收入驟減”“家庭收入無法持續穩定”等預警模型。
以往,社會救助主要由困難群眾主動申請,存在救助滯后、漏救錯救等問題。引入社會救助大數據系統這個“虛擬救助員”后,實現了主動發現困難群眾。
“比如,系統監測到特困人員年度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1000元,低保對象年度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5000元,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年度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10000元,或者非低收入人口年度門診加住院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15000元,就會自動觸發預警。”銅陵市民政局社會救助和慈善事業促進科負責人邢陽明介紹,這種“大數據+救助”形式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可以主動發現、主動救助“沉默的少數”,確保基礎民生保障“應保盡保”,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網格化暢通“傳遞鏈”
今年8月初,銅陵市義安區五松鎮荷花塘社區居民劉先生新辦理了肢體二級殘疾證,觸發了系統預警。其所在社區的網格員夏小慧立即上門進行走訪,發現劉先生早年離異,兒子目前在讀大學。因身患腫瘤且術后出現偏癱,劉先生辦理了肢體殘疾證,目前已無法工作。工作人員獲悉后,隨即幫其申請了低保。
“以前主要靠定期走訪來發現身患大病的困難家庭或個人,難免有疏漏。如今帶著線索走訪,不僅快捷高效,也更精準。”夏小慧表示。
“虛擬救助員”發出預警后,如何確保救助服務落地見效?銅陵市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即系統信息可直接推送給社區網格員,精準引導網格員上門走訪。
“‘虛擬救助員’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觀察員,24小時監測城鄉居民的生活狀況。”義安區民政局黨組成員、社會救助中心主任姚成東介紹,為確保平臺預警信息得到及時處理,預警信息發出后,網格員要在5個工作日內處置完畢,“這種網格化的走訪,進一步暢通了‘傳遞鏈’,也保障了信息的準確性。”
截至目前,銅陵市439個村(社區)、2068名社區網格員已融入該體系。“虛擬救助員”上崗以來,已累計觸發預警信息1.59萬條,經基層核查后及時將符合條件的2145人次社區居民納入救助范圍。
“鐵腳板”踩實服務路
“大數據”提供精準信息,網格化確保不錯不漏,“鐵腳板”則讓救助更加溫暖貼心、具有針對性。
義安區胥壩鄉楊濱村村民章大爺今年62歲,肢體殘疾三級且患有冠心病,老伴身體狀況不佳,兒子精神殘疾二級、未婚,此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低保。工作人員核查信息時發現,該戶已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
“您這種情況能整戶申請特困供養,每月補助比低保高,還能享受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的服務。”工作人員一邊解釋政策,一邊現場收集身份證、殘疾證、病歷等材料,隨后協助章大爺整戶提交了特困人員認定申請。僅用5個工作日,章大爺的申請就通過審核,次月便開始享受相關待遇。工作人員還幫他們申請了能力評估,章大爺和兒子被鑒定為全護理,配偶被鑒定為半護理。義安區民政局通過購買服務,安排專人定期上門探望,并提供送醫送藥、助餐助浴、照料護理等服務。
“針對網格員走訪,我們推行新申請救助家庭必訪、動態調整對象必訪、突發困難家庭必訪‘三必訪’工作法,入戶交流時明確要做到問衣食住行、問醫療教育、問就業需求、問政策知曉、問服務評價‘五問’。”邢陽明介紹,通過“三必訪”和“五問”,能夠精準分析測算家庭困難程度、致困原因和需求類型,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民政救助范圍,并將其它救助線索及時轉至相關部門辦理,做到高效銜接。
今年1月至10月,結合線上預警和線下信息收集,銅陵市相關部門單位已累計走訪特殊困難群眾達1.1萬人次,服務困難人員2.45萬人次,為困難人員提供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幫辦代辦服務、入戶探訪、心理疏導、公益性崗位、金秋助學、無障礙改造、日間照料等多種服務。
據了解,銅陵市仍在不斷升級系統功能,讓“虛擬救助員”更加智能。同時,建立完善“救急難”快速響應機制,對緊急情況實行“先行救助”、事后補辦手續等舉措,以更加完善的體系,讓大數據賦能下的社會救助真正成為連接黨心、民心的“數字橋梁”。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