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生育率走低與教育焦慮交織的當下,如何實現“幼有善育”成為民生關切。合肥市包河區武漢路幼兒園以“托育一體化”破題,以“品格教育”立根,借力國企辦園的機制優勢,構建起暖心托育與人格培養并重的學前教育新范式。本文深度呈現其從回應式照護到特色課程體系的實踐路徑,為破解“入園難”“育幼憂”提供了可復制、有溫度的國企方案。
讓托育不再難 讓教育更有質
武漢路幼兒園的破題之道
在生育率持續走低、家長教育焦慮彌漫的當下,“幼有善育”不再只是一個美好愿景,更成為衡量城市民生溫度與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尺。
在合肥市包河區,這片已經獲得“安徽省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試驗區”和“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雙稱號的教育高地,一場關于“如何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幼兒園”的深度探索,正在武漢路幼兒園生動上演。
暖心托育
暖心托育讀懂每個幼兒的“無聲語言”
“咨詢的人特別多,有的還問‘還收更小的嗎’”。在生育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托育服務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年輕父母們的“急難愁盼”。武漢路幼兒園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設托育服務,探索“托幼一體化”辦園模式。托育招收兩歲到三歲的幼兒,專業的師資力量,優越的教室環境,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充分關注。
該園園長劉曉敏發現,雖然社會對托育的需求很大,但家長的焦慮也同樣明顯。
“我孩子還不會完整表達需求,餓了、困了、不舒服了都只會哭,老師能分辨出不同的哭聲嗎”“老師真的能耐心照顧好這么小的孩子嗎”“這么早送托會不會影響親子關系”......
對此,武漢路幼兒園強調“回應性照護”,即對兒童的動作、聲音和手勢敏感,并且做出解釋和適當的回應。“讀懂幼兒的信號語言,哭鬧、表情、肢體動作甚至沉默等,這都是幼兒的語言。”劉曉敏分享了一個案例:午睡時間到了,托班有個幼兒一直坐著就是不睡,老師多次抱哄都不行,只有帶到操場上到處溜達。后來老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坐在那里其實是困了,但因為有焦慮情緒而不表達。讀懂信號之后,老師抱著摸摸頭安撫一下就能快速入睡。
這種照護方式不僅及時、恰當地回應幼兒的需求,更是為幼兒營造溫暖、穩定、安全、支持性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能夠與照護者建立穩定的依戀關系,培養安全感與信任感。
在開學第二周,仍舊有不少家長前來咨詢托育,“你們是怎么做到的”幾乎成了每個家長必問的問題。家長們難以置信地看著這些才入園一周的孩子:沒有哭鬧找媽媽的,沒有躺在地上耍賴的,更沒有出現追著喂飯的場景。相反,幼兒們都能在老師引導下洗手、喝水、如廁,嘗試自己吃飯,甚至能排著隊出門散步,有序地玩游戲。
一位前來咨詢的家長感慨道:“原來總擔心送托是對孩子的虧欠,現在才明白,專業的托育不是簡單的看護,而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更加豐富的成長環境,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安心工作了。”
體能游戲
品格養成 讓每個幼兒都被看見
在包河區出臺《幼兒園特色發展實施方案》、全面推進“一園一品”特色建設的背景下,劉曉敏獨辟蹊徑,率先提出以“品格教育”作為辦園特色,致力于培養幼兒受益終身的良好品格。
基于這一理念,武漢路幼兒園創新構建了以關愛、適應、獨立、誠實、禮貌、責任、合作、寬容等核心品質為內容的品格教育體系,著力培育具有樂運動、會表達、愛生活、喜探索、善表現五大特質的新時代美好兒童。
品格教育的實踐從每日清晨的問候開始。教師們發現,有些幼兒不善于用語言打招呼,于是創新了問候方式:“你不想喊老師好,那么想怎么打招呼呢?”有的選擇擊掌,有的送來擁抱,還有的比個愛心。這種尊重差異的問候方式,讓每個幼兒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善意,也讓晨間入園成為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刻。
在健康品格課程中,教師們巧妙設計了“體能大循環”游戲區,將跨欄、鉆圈、平衡木、攀爬架等器械組合成趣味闖關賽道。幼兒們在歡聲笑語中完成挑戰,不僅鍛煉了身體機能,更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勇敢向前、堅持到底的堅毅品質。
禮儀品格課程則生動有趣地將傳統經典融入現代教育。在學習儀表禮時,如何理解《弟子規》中的“衣貴潔,不貴華”,老師們不再簡單要求背誦,而是通過情景劇表演、服裝搭配游戲等方式,讓幼兒們在親身體驗中理解“整潔大方比華麗更重要”的著裝理念。
閱讀品格課程通過精選品格主題繪本,引導幼兒們在精彩故事中感知真善美。更獨具匠心的是,幼兒園將閱讀與戲劇表演相結合,讓幼兒們把繪本故事搬上舞臺。
成長銜接課程則打破了幼兒園與小學的壁壘,通過“學做小學生”體驗活動,讓幼兒提前熟悉小學生活。課間十分鐘自主安排、整理書包比賽、課堂紀律體驗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幫助他們自然而然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品格教育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蔡元培先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我們不僅要教會幼兒知識,更要培養他們成為有品德、有擔當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劉曉敏說。
晨間問候
國企擔當 普惠而不普通的學前教育
“我們園能這么快步入正軌,離不開國企辦園的優勢。”劉曉敏說。作為“童享時光”幼教品牌旗下的第28所幼兒園,武漢路幼兒園從籌建到開園只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這得益于合肥濱湖時光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熟的辦園體系。
合肥濱湖時光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濱湖時光集團”)作為區屬國企,勇擔社會責任,創立“童享時光”幼教品牌。經過六年探索與發展,現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國企集團化辦園特色模式。集團始終堅持“三統一重”管理機制:統一辦學理念,牢記國企責任和教育初心雙重使命;統一管理體系,構建三級議事決策機制;統一后勤保障,建立科學全面的安全服務體系;同時高度重視特色辦學,鼓勵各園打造個性化教育品牌。
在幼兒園的廚房里,廚師趙微微正在準備當天的點心。“所有的食材都由集團統一采購配送,不僅保證了質量,價格也比市場價低10%”。
教室內,今年剛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年輕教師王紅云正在帶領幼兒們做游戲。她對自己的工作環境很滿意:“濱湖時光集團給我們提供了系統培訓,還有師徒結對制度。像我這樣的新老師,都有一個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帶著。”
在財務室里,報賬員張曉燕正在處理這個月的費用。“我們收費完全按照公辦園標準,每月保育費只有幾百元,但集團的規模效應讓我們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她笑著說,“很多家長一開始都不相信這么低的收費能享受到這么好的條件。”
包河區教體局學前教育科科長張承梅經常來園里看看。“我們和濱湖時光集團建立了‘每月一會’的聯席會議制度,”她說,“區教體局負責制定標準和監管質量,集團負責投入和管理。這種分工既發揮了國企的資源優勢,又保證了教育的專業性”。
濱湖時光集團教育板塊負責人認為,在生育率持續下行的今天,武漢路幼兒園用實踐證明:只有真正站在兒童發展和家庭需求的角度,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這家幼兒園的經驗,為破解“幼有善育”難題提供了可借鑒的國企方案。
(記者 黃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