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28批藥品、32批耗材、3批試劑集中帶量采購全面落地,累計節約采購資金183億元;白內障高端人工晶體價格從2.3萬元/個降至8900元/個;常規種植單顆牙的總費用從2萬元降至7000元左右......“十四五”以來,安徽交出一份沉甸甸的醫保惠民答卷。
從城市三甲醫院到鄉鎮衛生院,從公立醫院到零售藥店,集采降價像一股暖流,溫暖了更多百姓。
“我婆婆以前做白內障手術就花了1萬多元,我這次只花了不到7000元,眼睛清晰了,費用便宜了!”10月22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病房,65歲的葉女士術后揭開紗布,視力恢復到0.8。她右眼植入的那枚人工晶體,正是2023年底國家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的中選產品——某品牌新一代單焦點晶體,原價1.2萬元/個,集采后1100余元/個,降幅高達90%。
安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陶黎明介紹,其科室每年要進行3000余臺白內障手術,“集采前,高端晶體動輒上萬元,許多患者望而卻步;集采后,22個品牌、百余種晶體全部降價,老百姓得了真實惠。”
安徽是全國高值耗材集采“破冰者”。2019年7月,我省以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為突破口,探索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集采不是簡單的‘砍價’,而是制度重塑。”省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負責人介紹,醫保部門堅持“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壓縮流通環節不合理費用,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
今年以來,安徽省醫保局做好第十批國家集采藥品、第五批國家集采高值醫用耗材和十六省(區)聯盟藥品、廣東聯盟超聲刀頭和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等集采中選結果落地執行工作。今年上半年,6個批次藥品、3個批次耗材集采中選結果在我省落地執行,節約采購資金約17.3億元。
藥品耗材在降價,檢查費用也在不斷“跳水”。長期以來,PET-CT被視為“天價檢查”,全身掃描動輒近萬元,腫瘤患者常常“望價興嘆”。今年3月1日起,安徽中科庚玖醫院主動響應集采成果,將PET-CT檢查費從7600元降至2980元,降幅高達60%。
省醫保局數據顯示,隨著國產PET-CT中標價跌破1000萬元/臺,僅為進口同檔設備一半,我省已將全身掃描政府指導價從6700元下調至4980元,同步降低X線攝影、CT、磁共振等7個放射類項目價格,平均降幅22.4%。“檢查費、住院費、藥費都在降,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集采降價,還點燃了創新火種。今年7月,我省修訂了現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26個涉及新技術或方法、改良的臨床操作設立收費接口。對接國家醫保局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規范新增“磁共振灌注成像”“異種器官移植”“中醫銳性清瘡”等價格項目。暢通醫保部門與創新藥企業交流渠道,加強對自主申報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創新醫藥企業的政策指導。安徽通過“招采+創新”雙輪驅動,既讓老藥老材降價,又給新藥新械讓路,實現“騰籠換鳥”。
從“一粒藥”到“一張片”,從“一個晶體”到“一臺設備”,安徽醫保用五年時間書寫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實現了“用更少錢買更好藥、做更精準的檢查、享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本報記者 陶妍妍)
責任編輯:李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