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 張少峰
9月1日,中央團校舉行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阿東出席并講話,中央團校黨委書記張傳慧主持。會議指明了團校建設和青年工作的方向:團校首先是政治學校,青年工作必須同黨和國家發展全局同頻共振。動員廣大青年奔赴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一線主戰場。還強調,“共青團是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的政治學校,政治性是第一屬性,要把政治引領擺在首位”。這場典禮不只是簡單的團校課程安排,更是為全年青年工作吹響了沖鋒號,提供了理論路徑與行動指南。
錨定中心任務 精準領航定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黨的中心任務作為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的主題和方向”。做好青年工作首先要回答“服務誰,到哪里去,干什么”這三個根本問題。“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中心任務為回答這些問題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重點在于要能夠將這一總目標分而化之,分解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具體任務鏈,為青年工作提供實踐路徑與目標引領。國家戰略定方向,行業賽道擔任務,崗位場景落到人。青年工作要能夠將宏觀目標轉化為“項目清單、能力清單以及評價清單”,實現“戰略解碼”,要據此形成“青年崗位地圖”,明確哪些陣地需要青年、哪些崗位適配青年、哪些成果衡量青年。要在實踐層面構建“團課——行動——復盤——再提升”的邏輯閉環,做到目標清晰、路徑明確、責任落實、結果可量。
強化政治引領 筑牢思想之魂
政治性始終是青年工作的核心要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人要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中國青年才會有力量,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充滿希望”。理想信念不穩,擔當就會打折;政治方向不準,腳步就會跑偏。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樹魂,對于青年工作而言,要緊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任務,將“鑄魂”始終放在第一位。要把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國情形勢教育貫穿于青年思想引領、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常態化推進,使廣大青年堅定信念、通曉理論、洞悉國情。表達可以青年化,標準必須剛性化。可用同齡人宣講、情景化演繹、沉浸式研學、數字化賦能等方式,讓晦澀難懂的大道理變得通俗易懂,真正深入廣大青年內心。青年工作要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細化為行動指標,納入成長記錄,融入青年思想教育、實踐考核與表彰體系;把“聽黨話、跟黨走”轉化為紀律意識、團隊意識與執行能力。
深化改革治理 夯實發展之基
道路要走穩,改革要走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攸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落實到整體青年工作,就是用組織體系、陣地體系、機制體系與數字體系為青年成長托底。組織體系上,要打破傳統組織工作的壁壘,打造以團組織為核心,青年社團、行業協會等協同服務的工作格局,完善功能型團組織和聯合體布局。陣地體系上,打造全場景綜合型青年陣地,連通線下與線上,實現進得來、留得住、長得好。機制體系上,以目標化、流程化、戰訓化推進青年突擊隊和志愿服務,形成“任務分解,責任壓實,時限嚴控,復盤優化”的閉環。數字體系上,建立統一的青年成長服務平臺,將平臺運行成效轉化為工作推進抓手,在團校進行重點方法試點驗證,在整體青年工作中將關鍵機制推廣落地,在青年服務與社會發展主戰場讓核心目標見效。
青年工作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要引領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挺膺擔當”,引導團干部“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為青年計、少為自己謀”。方向明確,步伐才能穩健;作風過硬,成效才能顯著。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