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蒙城縣第八中學副校長 董思記
面對縣域高中普遍存在的資源短缺、生源薄弱、發展乏力等現實困境,蒙城縣第八中學以“錯位發展、精準育人、內生賦能”為核心理念,圍繞“擴大資源供給、改善辦學條件”兩大主線,通過空間重構、硬件升級、師資重組、課程創新等系統性舉措,走出了一條從“硬件擴容”到“內涵提質”的特色發展之路。
一、空間重構與硬件升級,實現“物理擴容”與“功能提質”。學校充分利用改制遷入原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區的契機,進行整體規劃與改造,提升學位供給能力:新增20個教學班,學生容量從2000人增至3800人,公辦學位實現翻番;推行“一室多用”“廊角利用”等模式改造閑置空間,持續釋放空間潛力。學校系統實施“硬件設施提檔工程”,夯實辦學條件根基:建成400米塑膠跑道、體育館等專業運動場館;配備智能化實驗室、錄播室等20余個功能室;學生宿舍實現4至6人標準化配置,住宿條件全面提升。
二、師資重組與機制創新,從“失血固化”到“活力迸發”。學校著力優化師資結構,激發隊伍活力:推行“名師引領+師徒結對”機制,發揮學科帶頭人輻射作用;實施“增量評價”與“特色貢獻評價”,關注學生進步與教師多元貢獻;設立多項榮譽獎項,提升教師職業尊嚴與幸福感。同時,搭建教師成長平臺,促進專業發展: 組織“微講壇”分享教學經驗,開展跨年級師資調配與集體備課,有效提升了教學協同與資源利用效率。
三、課程重構與教學創新,從“盲目跟跑”到“特色發展”。學校堅持錯位發展,打造藝體與小語種特色:通過“潛能普查”與“興趣分流”,開設藝體特長班,實行“文化+專業”雙線培養;針對英語薄弱的學生,開設日語、俄語等小語種班,有效拓寬升學路徑。在教學改革方面,推行“五環四動”教學模式,強化課堂互動與當堂掌握;實施“限時練”過關制度,當面批改反饋,以數據驅動教學改進;開展“包保制”全員育人,每位教師擔任8至10名學生的成長導師,實現學業與成長雙輔導。
四、文化賦能與治理升級,構建“標準+特色”的發展模式。學校深度融合地方文化,結合蒙城縣“莊子故里”的文化底蘊,打造古琴培訓、國學社團等特色項目;實施“時間無縫隙管理”與“學生自主管理”協同機制,提升治理效能;建立常態化教學視導機制,推動教學行為規范化、精細化。
通過系統性地資源優化與條件改善,學校實現了從“硬件擴容”到“內涵提質”的特色發展。我們相信,只要立足實際、系統施策、持續深耕,每所縣中都能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