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10月20—24日,我有幸來到了安慶市岳西縣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啟程之前,我內心不乏疑問:短短五天的基層實踐,相較于課堂理論學習,能帶來什么樣的獨特收獲?會給予我們思維方式帶來怎樣啟發?帶著這些問號,我踏上岳西之行。然而,當實踐結束,回望在明堂村的點滴時光,所有的疑慮變成了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與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以人民為中心
來到岳西縣明堂村,接到的第一項勞動任務是去石菖蒲基地除草。步入基地,映入眼簾的不是預想中整齊的藥田,而是一眼看不到頭的雜草,幾乎看不到石菖蒲的影子。村黨支部書記向我解釋,石菖蒲這種藥材喜陰怕曬,他今年特意嘗試在夏天不除草,也不搭遮陽網,想看看在自然狀態下它的實際長勢。當我們除完草后,我好奇地追問:“王書記,看來您也是在摸索種植技術,為什么當初會選擇引進石菖蒲呢?”他的回答:“我聽農技專家說,這東西好養活,不怎么費勁。我就想,如果我能種植成功了,證明在咱們這確實能種好,就可以推廣給村里的老人們。這樣他們既能適當勞動鍛煉了身體,又可以有一筆收入,一舉兩得,多好的事啊。”剎那間,“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我們時常掛在嘴邊、寫在文件中的詞語,在王書記這樸實無華的話語中,一下子變得具體、生動而鮮活,讓我真切感受到一位基層黨員干部心心念念的牽掛——如何讓村里的留守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依,也深刻詮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中青年干部,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制定政策、推動改革、謀劃發展,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緊緊圍繞“人民”二字。要時刻叩問內心,這項舉措能否解決群眾的所思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
二、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一切從實際出發
明堂村區位優越,生態資源豐富,318國道穿村而過,坐擁明堂山、天峽兩處國家4A級景區,“高山旅游”“清涼經濟”品牌效益凸顯。在村子里走訪時,我發現當地的民宿較為簡樸,多是農舍改良。于是在與村民交談時,我提出為什么不提升一下配套設施,發展一下高端民宿呢?這樣收入不是會更高嗎?村民告訴我,這里夏天特別涼快,再加上空氣好、水好,所以很多退休老人一住就是一個月,如果將住房大規模翻新,增加了成本,民宿價格高了,反而很多老年群體就不愿意來了。聽完后,一下子解決了我的困惑。明堂村的民宿發展路徑,不是我想象中的“高端化”“標準化”,而是基于其特定的資源稟賦、客群結構和市場需求,走出的一條“差異化”“親民化”的發展之道。這深刻揭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啟示我,在辦公室里查閱資料、研究報表、撰寫規劃時,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扎扎實實的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弄清問題的本質和癥結。唯有如此,才能讓意見建議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和生命力,才能真正做到“對癥下藥”。
三、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明堂村的晚上,常有歌聲相伴,出于好奇,我和同學們尋歌而去,發現村民們正在村部跳舞,歡歌笑語特別熱鬧。白天在村部再次遇到了一群老人家,他們拿著樂器去排練,準備重陽節的表演活動,一個個精神矍鑠、喜笑顏開,眼前這祥和、溫馨的一幕,深深觸動了我。村干部告訴我們,村里非常重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組織文化活動,讓老人們“閑有所樂,聚有所歡”。那一刻,我對“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有了深刻理解。明堂村的實踐清晰地告訴我一切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這種幸福美好,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和諧的共生,群眾需要的不僅是收入的增長、環境的改善,更是精神的富足、社會的安寧。明堂村的畫卷,正是中國式現代化在基層鄉村的一個生動縮影,也讓我真切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而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質生活的富足,也必然涵蓋精神生活的豐盈。
五天的岳西社會實踐,短暫卻厚重。讓我們更加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工作方法,明晰“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奮斗目標。我想,唯有這樣,才能更好交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內心的優異答卷。
□ 黃津潤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
